從小就經常聽到「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句話,理由是:因為從失敗中得到教訓,下次就會成功。


乍聽之下似乎有道理,但長大以後,涉獵歷史越深,對這句話越感到懷疑,因為在絕大多數的例子中,失敗後資源更少,心態也會更慌亂,往往導致更容易失敗。


拿破崙征俄失敗後,兵敗如山倒,很快面臨退位與流放,很難說他到底有沒有從失敗中學到教訓(從日後滑鐵盧之役來看,應該是沒有)即使有,在那時也已經太遲,而沒有任何作用了。失敗時崩潰之快,往往讓人來不及學到任何教訓,或是學到了也已是枉然。


戰略專家們也越來越重視「不可失敗」,現代的戰略專家提倡「首戰即決戰」的觀念,也就是說,一開始就要贏,首戰勝利之後很容易連戰皆捷,反之,要是首戰失利,之後整場戰爭也很可能會失敗。


從企業史來看,則會發現,在失敗後,人往往不是學到教訓,而是學錯教訓,在多數時候,失敗者根本不清楚自己為何失敗,就急於找一個錯誤的原因(因為失敗了而心急),或是急著做些什麼事來扳回一城,結果造成「一步錯步步錯」,做出更多失敗的決策。如Dell在成長不如預期後,急著更改公司經營方向,反而更欲振乏力,市佔率遭宏碁追過。在企業史上,失敗後啟動犯錯連鎖反應是常態。


股市老手都知道,一旦虧錢以後,會急迫的想翻本,因而做出孤注一擲的舉動,這是最容易傾家蕩產的時候。


從歷史、戰史、企業史上來看,失敗都是失敗之母,而不是成功之母,或許這本來就是世界運行的道理,在大自然之中,掠食者總是挑受傷病弱的目標下手,當羚羊扭傷腳時,獅子就一定會找上門來。「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句話或許只是用來安慰失敗者,與事實卻是相反的,要成功,是得盡量避免遭到重大失敗。


那反過來,成功了以後,理當手上資源更多,也更有自信,所以「成功為成功之母」,對嗎?


也不對,很弔詭的,成功也是失敗之母,大凡人在成功後,往往會碰到幾個詛咒導致又摔落回去。


一是能力上限的詛咒,一個人在自己能力所及範圍內做得很好而成功,地位上升、事業規模擴大,結果最終會超過自己能力範圍,因能力不及或心理不堪負荷而崩潰。


企業亦同,很多新創事業草創時只有5個人,根本不需要太多管理,成功後,擴張到上百人,經營者根本不知道怎麼管理上百人,結果每個人都像無頭蒼蠅般亂晃,企業就崩潰,這是很多新創事業失敗的原因。


二是狀況變化的詛咒,大凡人成功以後,會不斷重複其成功的經驗,企業亦同,這也很合理,既然是很成功的策略,又為什麼要改變?但是世界是一直在變化的,當狀況改變,還堅持以前成功的策略不肯更改,結果常常是一夕慘敗。


就像股市中,有所謂「死多頭」,就是無論如何都做多,這樣的人在「牛市」可能賺到很多錢,更堅定做多的信念,但一碰到「熊市」就賠光出場。企業也是,許多創業家因為敢衝所以成功,但在景氣起飛期衝成功的,到經濟緊縮時,還習慣財務槓桿過高的習慣,結果破產。


更進一步來說,企業本身的成功就會讓狀況改變,譬如說,草創期可以用追逐高成長的心態來經營,但是當成功後市場已經因為自己的成功而飽和,還要一味追求高成長,就相當容易犯下重大錯誤。


拿破崙征俄慘敗,主因在於不重視後勤,然而,拿破崙成功的原因,也正是在於不受傳統後勤觀念限制,堅持在戰地征收後勤物資,使部隊行動力遠高於對手,拿破崙因此橫行歐洲大陸,但在他成功打下大半歐洲後,勢必踏上尚未征服的俄國土地,而泥濘與嚴冬就會重創他的部隊,導致他最後的敗亡,也就是說,拿破崙的失敗,正是源於他的成功。


不論歷史、企業史上,「成功為失敗之母」的例子比比皆是。


失敗是失敗之母,成功也是失敗之母,那豈不是永遠都失敗,到底什麼才是成功之母?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才得到答案。


「別人的失敗為成功之母」


別人的失敗也可以讓人當前車之鑒,避免犯下同樣的錯誤而更容易成功。當自己失敗的時候,往往當局者迷,或是情勢危及,根本無法冷靜的分析原因而得到教訓,或是就算得到教訓也已經太遲了;但是當別人失敗的時候,旁觀者清,能好整以暇的調整自己,避免未來犯下一樣的錯誤。


所謂「愚笨的人自己失敗當別人的教訓,聰明的人看別人的失敗當自己的教訓」。就拿飛航安全來說,現在的飛航相當安全,這樣的成功是建立在一次次過往空難的原因檢討上的──但是,對發生空難的不幸班機來說,飛安的改善對它們已經一點幫助都沒有了。

(俾斯麥:「愚昧的人才從自己的經驗學習教訓,我喜歡學從別人的經驗學習,從一開始就避免自己犯下錯誤。」原文:Nur ein Idiot glaubt,aus den eigenen Erfahrungen zu lernen. Ich ziehe es vor,aus den Erfahrungen anderer zu lernen,um von vorneherein eigene Fehler zu vermeiden.)


「別人的成功為成功之母」


啊?不是才說別人的失敗是成功之母,怎麼別人的成功也是成功之母?


譬如說比爾蓋茲其實是靠IBM推出PC成功而發跡,而不是靠他自己經營很久的Basic,當別人成功時,你去拉他的衣尾,沾點光,那當然也容易跟著成功了。


就算沒有直接沾到光,也能分享別人的成功,好比有了便利商店的成功,以便利商店取貨為號召的許多網路商店才有成功的機會,有了Google的成功,許多網路創業更容易得到創投基金出資而成功。


別人失敗也是成功,別人成功也是成功,真是條條大路通成功,跟剛剛無論如何都會失敗比起來真是天壤之別。


那麼到底這個世界希望我們失敗還是成功呢?


總歸起來,自己的失敗為失敗之母,自己的成功為失敗之母,而別人的失敗為成功之母,別人的成功為成功之母,也就是說:


「自己為失敗之母」


「別人為成功之母」


只考慮自己,只靠自己,凡事自己衝,只認為自己厲害的人,不是一開始就失敗,就是成功不久又失敗,總之最後的結果必定是失敗。


而成功的關鍵永遠在別人身上。


當凡事都以考慮別人為出發點時,那就是成功一半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