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艋舺熱終於稍微消退了,所以來寫這篇文章,很驚訝的一點是,沒想到我對艋舺的個人評分竟然引起這麼多意見,其實影評的本文才是主體,評分只是附帶的。或許其實應該覺得高興,因為這可能表示許多人認為我很業餘的影評是有某種程度上的公信力,所以才會斤斤計較給分標準?


如果對我的給分標準有興趣,我想可以參考這篇2009年總回顧,http://plamc.pixnet.net/blog/post/26273966
,對我給的分數有意見無妨,但希望不要是平時並沒在看我的評分,到艋舺時突然看到97分就有了意見。


在2009年之中,我評97以上的電影有
1.「阿凡達」:99
2.「班傑明的奇幻旅程」:98
3.「哈利波特5:混血王子的背叛」:98
4.「自由大道」:97


有人問我,那一兩分之差是怎麼給的,其實就是看感覺以及與其他我已經評過分的電影來比較,譬如說當初我看「自由大道」在最後一幕感動到滿臉都是淚,看「艋舺」雖然沒到掉淚,但覺得全片得到的感動跟「自由大道」相當,而遜於「班傑明的奇幻旅程」,所以就給了97分。


2009年的這4部97分以上電影,相信很多人對它們的看法也與我不同,譬如說「阿凡達」我給了99分,但許多人對它頗有意見,98分的「班傑明的奇幻旅程」有很多人覺得悶,「哈利波特5:混血王子的背叛」還受到相當多的批評,97分的「自由大道」我看了感動得不得了,但是同一場有人看到一半就睡著。


這4個例子在在顯示對電影的觀感是很主觀的,每個人會相差很多,因此如果要參考我給的評分,請務必觀看我對每片電影的評分狀況,知道我的喜好,才有參考性可言,不然只是個無謂的數字而已。


就先不談電影,來談我自己的書好了,《海角七號電影小說》有幸在去年底由德間書店出版了日文版(日文板還有中孝介寫序和平野久美子解說呢,可惜來不及逆移植回中文版XD),我很手賤的點了日本亞馬遜看書評,其中有三位日本讀者給了五顆星的讚譽,認為是「有笑有淚的傑作,很好的日本與台灣歷史Guide」、「許多的伏筆一開始看似零亂,到故事的結局時一氣呵成」、「電影海角七號的解說本,在看電影時無法理解的部分,看完這本書後疑惑就冰消了」,但也有一位讀者給一顆星負評,認為「沒有起承轉合」。很兩極吧!


回到電影,有特出之處的作品往往也會這樣,不打安全牌的結果經常是,喜歡的人很喜歡,討厭的人很討厭,平庸的作品反而容易得到一致的結論。


我很喜歡海角七號,也很喜歡艋舺,有人只喜歡海角七號,討厭艋舺,有人討厭海角七號,喜歡艋舺,有人兩部都不喜歡,這是很正常的,無論是哪種人,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別人的想法。


尤其是海角七號與艋舺都是對國內電影產業意義很重要的國片(雖然其實我是個洋片控,看的洋片遠超過國片),我想支持者之間不應該互相攻擊。當初海角七號票房破億的時候,魏導呼籲大家也要同樣支持李烈製片的「冏男孩」,我印象非常深刻,魏導是抱著這樣的胸襟在拉抬好的電影從業人士,如今同為李烈製片的艋舺成功了,應該要為它高興才是。


有人很好奇,若非要比個高下,我個人到底覺得哪部較好?在海角七號的時候,我還沒有開始每部片寫附評分的影評,所以沒有分數留下來,如果有的話,我想會是99分吧!這樣應該有回答問題了。


說起來,之所以會每篇寫影評,也是起自海角七號那時候,記得有位反對海角七號好評浪潮的板友,為了我努力推廣海角七號竟質疑我是不是很少看電影,還非常「聰明」的在PTT電影板上找到6篇我寫的影評文章說我只看過6部電影,真是...非常有趣的推理啊XD


這樣說對這位仁兄不好意思,不過當時覺得這樣的「酸民」行為與想法非常幼稚,可是我自己也很幼稚,還手賤的找了找電影票根,發現一年大概看50來部電影,算起來平均每週一片了啦(雖然那位自稱每年百部以上,我還差得遠就是),越想越覺得實在氣不過,於是想說,好,以後來每篇寫影評吧!


到現在,我反而覺得非常感謝這位朋友,因為如果不是這樣,我就不會開始記錄下每篇看完電影後的感想,回顧這些影評文章,真的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我想我今後還會一直繼續寫下去。


最初的影評是沒有附分數的,為什麼後來會有分數呢?


分數是個很好用的工具(但不是一切)。之所以會每部片評分,並不是要當個打分數的,而是想趁看完一部片時,記錄下當時的感覺,除了影評的文字本身以外,覺得如何就寫個幾分,以後回想,就知道當時走出電影院時有覺得這樣等級的好看。


我想,如果說我寫的分數有些許的公信力的話,那大概是來自於此吧?


現在回顧當初未有分數時期的影評,真的會覺得少了些什麼,分數對我自己來說相當有用,很快就能取回當初的感覺,所以,其實這些分數是給我自己參考的,本意不是要給人看,最初只在自己blog上的影評有附分數,電影板上的沒有,後來覺得這樣有打blog的嫌疑,不想瓜田李下,另一方面既然寫都寫了,影評反正是要分享,分數就順帶貼,說不定有人會覺得有用,那也是好事一樁。


如果覺得我的分數有用,那我很開心,如果覺得沒參考性,看法不同,也不必對分數指指點點,那是浪費彼此的時間,人家壹週刊的影評人打分數可是有稿費拿,要對分數有意見請衝著他們,要是寫興趣的還要顧慮讀者感受,真是何苦來哉,也頗莫名其妙吧?


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一部電影,或是我對某部電影的看法,其實最根本的還是影評的內文,不是分數。


談到內文,有人批評我對艋舺的影評,覺得我「文筆好到把一部普通的片寫成必看」,身為一個作者,我很感謝對我文筆的肯定,但是我想這是過譽,某些專業的寫手真的有這種能力,有時候我也很希望自己有,如果有這樣的能力的話,我可以大量生產出一系列我可能自己都不認同但是迎合市場的作品,還怕不紅嘛?再不然,最起碼大概每部電影都可以拿到試閱卷免費先睹為快,可是我看看抽屜裡的信用卡帳單,發現我看艋舺還要自己刷卡買票呢...


如果說我能把艋舺寫成是必看,那是因為我真心這樣認為的關係。身為作者,基本的文字功力要求總是要有,但頂多就是技術上做到通順、清楚這樣罷了,何況網路發文可不比小說斟酌再三,大部分都是寫得很隨便的,不敢說這樣的文筆可稱為好。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是作者,但多少有在網路上發表過文章,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文章有沒有說服力,是否發自真誠是很重要的因素。若覺得不好看,硬要寫成那麼好,各位別說會覺得電影必看了,根本上就會覺得文章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其實這次被捲入艋舺話題,倒是覺得很意外,畢竟是上映完很久才去看的,影評寫出來早就嚴重「過期」。海角七號的時候,我真的很想推廣這部好片,其實plamc這個ID在網路上還有那麼一丁丁點份量,得稍微愛惜點羽毛,只有海角七號真的讓我願意無私的推廣,艋舺雖好,還不至於想淌渾水。


但是既然都沾上了,就乾脆多講一些好了。有人說海角七號才是里程碑,有人說艋舺才好,其實對國片來說,兩者一樣重要,各自有不同的代表意義。


還記得當初海角七號票房從100萬,200萬慢慢爬──曾幾何時,它已經是總票房5.2億的「里程碑」,但在我心中它一直是那個連幾時會回本都不知道,需要呵護的小片子──當時海角七號缺少行銷經費,最大的行銷就是魏導風塵僕僕的到每家戲院去跟觀眾面對面,身為觀眾之一,覺得這樣真的是很棒,也很有誠意,但是談到行銷效果,只能說這樣的行銷辦法效果實在極為有限。


最後海角七號的結局是個「奇蹟」,別說當初努力拉人,寫好評文章的最初推廣者們,就連魏導自己都從沒想過會有這樣的結果。


海角七號對國片發展極為重要,它證明了本土作品也有機會票房勝過代理作品,但是,光是只有海角七號,對國片並沒有太大實質幫助,因為所有投資人會說,那是「奇蹟」,是特例,是只此一次的,只會曇花一現,沒有辦法複製它的成功,事實上所有想學海角七號的作品我想失敗的機會都相當大。


電影要取得投資,靠的不可以是特例與奇蹟,投資人要看的是可以複製的成功,可以依循的模式,可以預測的獲利。


所以海角七號之後,國片並沒有就此風起雲湧,也普遍仍沒辦法取得大資本,只是得到了「信心」──但是,信心有時候仍是無比重要的,最起碼,沒有海角七號在前,我相信艋舺的票房不會這麼成功。


艋舺提供的,則是一種可以複製的成功,它有完整的經營計畫,而不是被迫摸著石頭過河,譬如說,海角七號在上映前沒有辦法談妥電影書和電影小說(所以我才有幸擔任電影小說作者,也很榮幸能為電影書牽線),相較之下,艋舺的電影書與電影小說早就先準備完成,在上映後不久就都上市了(當然,這應該也受惠於海角七號所提供的「信心」,使出版社的態度不像海角上映前那麼冰冷的關係),這樣的上市時間規劃,才能真正發揮最大的綜效。


艋舺也有充分的行銷,這其實是很值得讚許之處,很多人有反行銷情結,說行銷就是「炒作」,這個觀念是很不妥的,有許多人已經提過好萊塢電影都有大量行銷,事實上,別說電影,任何一個產品都需要行銷,電影是一個產業,產業是要經營的,就算不論獲利,退八百萬步講,不行銷,誰知道有這部片上映了?


你說要靠口碑慢慢傳?海角七號的時候我們就幹過傳口碑這樣的事了,說真的,我常常很好奇當初因為我的當面推荐或看了我的文章而去看海角七號的朋友,有沒有100人呢?還是或許有1000人呢?無論如何,最後海角七號的觀影人數應該有100萬左右,我拉了多少人都算可略了吧?我很高興參與了海角七號從零開始,最後成為奇蹟的過程,這個回憶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但絕不敢居功說海角5.2億的票房是我或是所有初期推廣者一手推出來的。


而且,會讓人覺得非得把口碑傳出去的電影,一輩子搞不好只有一部,被迫只能靠口碑是不正常的,一部好的電影不僅是內容要拍得好,也要有良好的行銷計畫讓大眾知道它。


就這點來說我想艋舺做了非常好的示範,不論是媒體的掌握,話題的營造,人氣的經營上,都相當用心,艋舺拍片花了6000萬,卻拿1000萬來行銷,其實這是相當適當的比例,甚至還偏少,「阿凡達」有將近1/3的預算都是行銷預算,這才是正常的狀況,像先前國片幾乎沒有行銷預算是不正常的。


艋舺的成功對國內電影產業會有更直接的影響,它提供了一個可以遵循的範例,有了艋舺的示範,未來投資人可能將敢於投下1億的資本,追求可預期的獲利,承受可接受的風險。


在海角七號、艋舺之前呢?


有位電影圈的前輩曾說過,國片票房最多就是3000萬,所以預算頂多可以到1000萬,那就已經是賣最好也只能打平,再多,就是佛心來的有意要賠的錢了,魏導拍海角七號時,一開始預算3000萬(最後來追加到5000萬),他對他說,要賠,賠1000萬就很多了,不要賠到2000萬,那太慘了...


在最好不過打平的狀況下,哪個投資人會投資?所以電影人只能自己燒錢,為了不要把錢燒光,越來越保守,預算不超過1000萬能拍什麼?就是記錄片了吧!但記錄片哪來3000萬票房?...越算越小,越走進死胡同裡去。


沒有海角七號在前提供信心,無法扭轉這個惡性循環,但沒有艋舺承先啟後,海角七號的成功也沒了意義,我想兩部片的意義是一樣重要的,也是相輔相成的,至於兩部片到底誰比較好,我想這是不重要的議題,也沒有比較的必要性。


或許是我們的社會文化很強調要分高下──考第一名之類的──所以大家才會那麼喜愛比較,或對分數很在意,但出了社會以後,在學校的分數又有何用呢?數字是一個很方便的管理工具,但是,如果把工具當成了目標,那就捨本逐末了。


有人說,既然你把評分公開出來,就要負責任,不可以說只是自己用。這也言之成理,當我把文章公開張貼的同時,也得稍微考慮到看的人的想法,不是我行我素,但我想這不表示我得去更改我的給分──那代表的是我個人感覺的記錄,竄改等於欺騙自己──而是透過別的方式增加參考性,讓看法不同的人,也能從其中得到自己想要的資訊。


譬如,之所以評分還要分項,也是為了提高參考性,譬如說,如果有位板友很愛看特效片,對故事不在意,看到某片我給的總評很低是來自於故事性差,那大可不理會總評分。


這也是總評分一項都會註明「非平均」的原因,因為整部電影整體看完爽不爽,開不開心,感不感動,有時不用全片毫無缺點,而是有某些特殊之處,或是整體搭配起來很好就可以了。


誠然,即使是分項評分也是很主觀的,別說分項評分,就說台語口條好了,許多人批評鳳小岳的口條有問題,這可理解,但竟然有人批評蔡昌憲台語不好?如果連蔡昌憲台語都叫不好,那全台灣不就沒幾個會講台語的人啦!為什麼會有這種批評呢?


其實這是很合理的,因為全台灣各地的台語略有不同,北中南宜花東的台語都有差異,在許多發音上有所出入,有時用詞都有差別,彼此間經常會聽不習慣,這時候如果抱著先入為主的成見,而不知道其實台語本身就是不一致的,就會得到「台語怎麼那麼差」的結論。


不過,從海角七號到艋舺,我覺得很欣慰的一點是,對電影的批評,不再是「台語恐懼症」、「髒話過敏症」,以往很多對海角七號的批評是「為什麼一直講台語」「髒話太多」,看到這種批評真的很無言,現在對艋舺的批評比較多是「台語講太少」「髒話不道地」,大家現在認為該講台語該罵髒話的地方就該這樣做,求其寫實,很樂見這樣的現象。


最後,其實,從海角七號到艋舺,我認為我們正見證一個時代的轉變,或許我們全體正親自演出一部「從海角七號到艋舺」的「紀錄片」,對於這部「紀錄片」,我的評分如下:


故事性:100


娛樂性:96


啟發性:100


聲音及影像表現:90


總評(非平均):100


獻給每一個熱愛電影的朋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