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更豐富的內容,請參閱新書《橡皮推翻了滿清》,秀威資訊出版)

 


甲午戰爭被視為是「明治維新成功」與「自強運動失敗」,中國近代史評論甲午戰爭者總愛以「結果論」倒推,說清有多少必敗的因素,然而其實並不全然如此,對日本來說,甲午戰爭的勝利,其實是極度好運,而日本後來的成功,其實是甲午戰後的賠款發揮了重大效果。


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當時是金本位時代,唯有金本位貨幣可獲得額外信用,例如英鎊,像日元這種銀本位貨幣是沒有這種優待,國際市場上 銀本位貨幣跟次等公民沒兩樣,貨幣發行準備要十成足,無所謂額外信用可言,因此銀本位貨幣國莫不想盡辦法晉身為金本位,日本光靠自己的國力辦不到這點,但在甲午戰後,日本強迫滿清以英鎊償付賠款,才得以實現金本位,此後日圓才有了那個資格擁有所謂的額外信用,並開始加速發展。


也就是說,甲午戰爭本身是決定日後清弱日強的轉捩點,而並非日清弱日強的結果,而其實就差那麼一點點,清其實可以甲午戰爭中獲勝。


關鍵在於日本在甲午戰爭進行的是一場遠超過國力的豪賭。


李鴻章在馬關談判時,認定日本最多可動用的錢(存餘+公債等收入)為1.5億。


「查兵端未開之先,日本大藏省計存現洋三十兆元,中間計用多少作為兵費,外人雖未確知,今姑將全數作為兵費而論,迨兵端既開,日本複借國債洋一百五十兆元,作為兵費……東京英字新報雲:第一次國債洋一百五十兆元中,有五十兆元股票尚未銷售,其八十兆元股票雖經售出,而銀洋究未收齊等語。此外尚有民間報效之數,如大藏省存款、所借國債等項,統共合算,日本與中國用兵之費,迄今似必不能過一百五十兆之數。」


這個數字是有低估,不過李鴻章肩負壓低賠款數字的重任,低估對方開支是必要的,那日本到底花了多少錢呢?


戰前,日本國會通過1.5億臨時軍費,1億軍事公債,共2.5億預算,其中,1億日圓公債並未完全售出,只售出了 7,694.9萬日圓,總公債募集金至1895年6月也只有1.16億,日本公布臨時軍費決算的結果,實際收入為2.2523億日圓,實際支出為2.00476億。


日本甲午臨時軍費決算:


收入


單位(千日元)


1893年國庫剩余金 23439
公債募集金 116805
軍資捐納金 161
陸海軍恤兵捐納金 2789
雜收入 1519
占領地收入 624
台灣及澎湖列島收入 936 (註:決算為至6月 此時日本已派軍佔領台澎)
特別資金滾入 78957


合計 225230


支出


運送費 33953
糧食費 24875
其他各種費用 164520
艦船費 12826
武器彈藥及水雷費 10080
其他各種費用 35955


合計 200476




剩余金 24754


註:會計年度決算是在6月,所以停戰日(4/17日)以後的開銷也在其中,但4/17以後占領收入也在其中,台灣戰事在5月時相當順暢,台北無血開城,澎湖也幾乎沒有抵抗,所以估計4/17日以後所新增的收支大概兩兩抵銷。




李鴻章自2月起赴日談判,至4/17簽約,這2個月中,若非因談判而停戰,2475.4萬日圓的剩餘金早就打光了,另一方面,日本為戰爭發行大量公債,不管剩餘金有沒有打光,要是短期內沒有拿到賠款的可能性,先前發行的公債都不可能償還,累積的國庫剩餘金已經通通都投進去了,公債也沒認滿額表示已發到市場胃納上限,不可能以新還舊,也就是說,日本其實無力續戰,只可惜當年的清廷無法知道這點。


由於日本使用信用貨幣,所以貨幣會有變成廢紙的可能,滿清使用銀兩,銀就是銀,亦即,滿清就算政府沒錢了也不會造成全國一起破產,還是可以像僵屍一樣的活下去,但日本會貨幣信用崩潰變廢紙,導致全國經濟停擺,這就是「較先進金融體系的致命傷」。


如果戰事演變為總體戰,不是我們現在的後見之明才看得出日本會完蛋,而是當時的人就看得出來,如赫德認為3-5年內日本必敗,但若時人已經認為日本會敗而將無法償還借貸,在此狀況下,不會是真打了3年才垮,而是日圓的信用會從戰事變成總體戰的那一刻開始就歸零,而日本會經濟崩潰無法續戰,其結果,將使得滿清「輸了戰役卻贏了整場戰爭」。








那麼,我們來想像一下這樣的情況。


如果,李鴻章中槍的傷勢比史實上嚴重,多躺了兩個月。


甲午戰事初期,日本陸軍在朝鮮就已經發生後勤跟不上,就地補給也出問題的狀況,這是因為日本陸軍非常不重視後勤,後來因為接收清軍的糧草使後勤問題暫時解決,可是,在停戰狀態下,於關外多晃了兩個月之後,軍費、補給、還有就地補給都出了大問題,很快的變成只能「打草穀」,但是人生地不熟,掠奪效果不佳、徒費彈藥,又激起鄉民反抗,這使得日本陸軍陷入泥淖之中。


另一方面,其實清軍並非真的都一觸即潰,在甲午東北戰場上,清軍的「敗退」多數是進行主動戰術撤退而非被擊潰,到戰爭後期,清軍已經習慣日軍的迂迴穿插戰術而開始反擊,若非停戰而繼續作戰,日軍的推進不會如一開始般順利。


於是,雖然大本營日日通令進攻北平天津,不過日本人意志再堅強,也戰不勝血糖過低,再說彈藥不足只能拼刺刀,餓昏的日軍去拼刺刀結果可想而知。於是,第三個月,清軍大逆轉,發生「奇蹟似的勝利」。


這下子,當李鴻章的傷好了,突然發現現在清才是戰勝國,他反過來要日本賠款──賠北洋艦隊──日本當然不肯,他們也堅持日本才是戰勝國,雙方無法達成共識,李鴻章說 :「 好啊!就跟你拖下去!」


最後日本用盡最後的預算,雖然清軍打不到日本海軍,不過它們也沒有錢再開動了,日本自維新以來的積累就此全部完蛋,從此一蹶不振, 而日本崛起的主要靠山英國看到日本這個慘況,也撒手不管,英國改以「聯中制俄」為遠東主要策略,到此日本真的是山窮水盡,最後在李鴻章的逼迫下,把海軍整個賠給中國當做打壞北洋艦隊的賠償,並且從此完全退出朝鮮,朝鮮回到滿清藩屬國的地位,原本被日軍趕跑的袁世凱,也繼續回到朝鮮幫韓國練兵。


如此一來,日本淪為一個被邊緣化的國家,對後來的歷史沒啥太大影響。


李鴻章這下可風光了,被譽為「以一人敵一國」,只不過這次是「戰勝國」,他成為民族英雄,光緒與慈禧雖然怕他功高震主,但甲午前半打的太爛,正需要一個英雄來麻痺老百姓,那個英雄就是李鴻章,另一方面,但慈禧與光緒兩人早已經對翁同龢在戰爭過程中為鬥爭李鴻章不顧國家利益一意主戰的表現感到不滿,加上雖然最後靠一顆子彈翻盤,實質上還是輸,因此帝后仍然會開始推動維新運動,這自然是由李鴻章來主持,因此維新運動的一開始仍然是把翁師傅給罷了來祭旗。


史實上的百日維新中,慈禧一開始放手給光緒,多少有點逃避甲午戰敗責任的意圖,如果甲午未敗,只是慘勝,慈禧就不會完全放手給光緒亂搞,加上由李鴻章主持,於是康有為等一干嘴砲無法亂政,當帝后想到要練新軍,接替李鴻章仍會推舉在朝鮮有練兵經驗的袁世凱回國開始練新軍,大約與史實同一時間啟動小棧練兵。


由於袁世凱現在不是被打爆丟官的nobody,小站練兵的規模會比史實上更大更快,另外,由於沒有康有為在那邊窮攪和,戊戌政變也不會發生,往後確立帝后共治的格局,光緒雖然仍事事聽太后的,但隨年齡漸長,太后也得尊重他幾分,雙方維持「和諧」的關係。


史實中,慈禧在戊戌政變後,因遷怒洋人支持實質相當於廢位的光緒,而傾向義和團,若沒有戊戌政變,清廷將在義和團興起的初期就毫不留情的鎮壓,因此八國聯軍也不會發生,袁世凱在鎮壓義和團的過程中受到賞識,官升至直隸總督,並開始在直隸推動各項近代化工作。


由於甲午戰勝,所以孫文等革命黨也沒了發展空間,當慈禧慈禧不願越來越受制於光緒,便提早立憲規劃,與袁世凱共謀,立憲後虛君化,但慈禧可透過擔任內閣總理的袁世凱或其他她的親信實質上控制政府,合法架空光緒,一心想改革又沒啥心機的光緒沒有察覺到這個危機,他當然滿口說好,於是滿清比史實提前12年開始立憲。


除此之外,其他如廢科舉等改革也都提前進行,1908年,慈禧過逝,但光緒未死,由於並未發生戊戌政變的關係,光緒並不會像史實般仇袁,而是聽從慈禧的安排繼續重用他。


在光緒的天真及袁世凱的奸巧下,滿清的皇權逐漸被架空,過了幾年光緒還是因病去世,此時袁世凱羽翼已豐,袁黨遍布朝野,他矯詔立年幼的溥儀為帝以便操控,而滿人發動最後一波的反撲,只是被老謀深算的袁世凱一舉消滅,袁世凱去除了這些障礙後進行最新一波的立憲改革,成為完全的虛君立憲,袁世凱坐擁天下大權,宣統帝則成為日本天皇般的象徵。


但袁世凱也因此死了稱帝這條心,在沒有孫文等人掣肘下(因為沒有甲午之敗,孫文等革命黨人沒有發動革命),袁世凱的目標是專心將中國經營成遠東的重要國家,最好能跟列強平起平坐。


由於日本現在已經無足輕重,袁世凱唯一的主要外患就是帝俄,他一方面接受英國的協助圍堵帝俄的擴張,一方面則學習德軍教範,因此亦與德國相當親近,但一次世界大戰時,袁世凱搖擺不定,德國許諾一億法郎貸款,並答應讓中國併吞西伯利亞,然而袁世凱在1915年馬恩河會戰後,決定押寶協約國,對德宣戰,發動青島戰役,從德國人手中奪下青島。


1916年,袁世凱因腎結石引發尿毒症去世,袁世凱不像史實上因稱帝導致失權,而是直到臨終前都擁有至高的權力,他在死前指定徐世昌為接班人,以免北洋分裂內鬥,在袁世凱的威望下,段祺瑞、馮國璋等人服從徐的領導。


1917年,帝俄爆發二月革命,袁世凱的豪賭中雙重彩,清軍趁機於東北集結,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徐世昌以收復璦琿等各條約失地為條件,與協約國一起援助白軍,此舉亦是分裂俄羅斯以保持大清國家安全的大戰略,因此清軍全力投入,使俄羅斯成為紅白分裂的局面。


1918年,清軍進入海參威接受俄軍交還領土,璦琿、伊犁條約失地盡復,一時民心激昂。11月,德國求和,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巴黎和會中,清收復了德國勢力範圍的膠州灣與山東,同時也解除了部份不平等條約,消息傳來,全國振奮大遊行,史稱「五四大慶」,徐世昌的聲望也達到最高點,段馮等人從此斷了取而代之之心。


在這股氣氛下,清開始積極發展經濟及軍事,史稱「黃金20年」。


1939年,徐世昌過世,死前依袁世凱先例,指定吳佩孚接班,9月,德國突襲波蘭,二戰爆發,由於紅軍還在與白軍對峙中,希特勒完全不把蘇聯放在眼裡,獨吞整個波蘭,而蘇聯竟也不敢吭聲,隨著英法宣戰,德國邀請清與白俄加入軸心國,但遭吳佩孚拒絕。


吳佩孚認為清不應捲入戰爭,而是當個旁觀者趁機獲利,法國投降後,清向維琪政府宣戰,出兵越南,越南再度成為清的屬國。12月,吳佩孚吃水餃引發牙痛,由一名美籍醫師幫他拔牙,手術順利完成。(史實上吳因受日籍醫師拔牙後引發併發症過世)


希特勒在海獅行動失敗後,於1941年集結全力,對蘇聯發動紅鬍子作戰,蘇聯被完全擊潰,然而,希特勒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由於白俄氣憤德國侵略俄羅斯領土,竟然對德宣戰,殘存的紅軍也不顧先前的敵對,加入白軍一同對抗德軍。


然而由於俄羅斯的工業與軍事力量遠比史實弱小,俄軍節節敗退,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地一一失去,德軍順利取得高加索油田,而戰事的順利也使德軍有餘裕回頭照顧北非戰場。


對戰局感到十分憂心,卻苦於一直無法直接介入的美國,決定說服中國參戰,吳佩孚有感於世界大戰終究對任何國家都不利,也有意在實戰中檢驗清軍建軍的結果,於是在廢除所有條約,以及日本畫歸清的勢力範圍的條件下答應對德宣戰,清軍開始從西伯利亞鐵路源源不絕的往俄羅斯前線開去,由於俄羅斯工業生產因交通路線被佔已經癱瘓,俄羅斯工程師柯錫金將T34戰車設計交由清生產,生產費用美國出錢買單,大量的T34坦克不但最後扭轉了戰局,也讓清賺飽了美元,成為戰後的經濟強權。


1944年,美國終於找到藉口對德宣戰,美英軍如火如荼的準備諾曼地登陸,而東線戰場上,德軍雖受到寒冷的打擊,補給線也極度延長,但仍然痛擊白俄─清聯軍,但這一切無助於在西線抵擋諾曼地登陸,1945年,美軍攻入柏林,希特勒自殺,二次大戰結束。


由於俄─清聯軍反攻速度緩慢,美軍攻入柏林時只反攻至波蘭邊境,結果沒能發現波蘭境內的猶太滅絕集中營,德軍有充分的時間炸燬這些集中營並湮滅證據,導致大屠殺的情況過了許久才逐漸被發現。以色列也因此沒能建國,因此困擾現代世界的中東問題也就沒有發生。


戰後,在美國默許下,清對日宣戰,並順利登陸九州,無法取得國際奧援的日本只好投降,成為清的屬國。清成為聯合國創始三國(清、美、英)之一,並於紫禁城會議中,建立全球經濟改為間接金銀雙本位制度,各國均需透過美元或清的新貨幣間接兌換黃金或白銀。


然而,在吳佩孚聲望達到最高點的時候,卻在沒有指定接班人的情況下中風驟逝,之後清進入集體領導時期。


身為參戰國中受創最小的清,經濟及軍事上都是世界一等強權,人民的自我膨脹達到新高鋒,意圖將整個亞洲劃入勢力範圍。


然而隨著戰爭結束、經濟發展,清再也無法維持空有表面民主,實質卻是極權的存在,最後清領導集團不得不開始民主化的進程,各藩屬國也獲得更大的自主權,改為「大清國協」,原本一黨獨大的進步黨也自我分裂為兩黨以開始兩黨政治。


不料,戰後持續二十年的榮景之後,世界經濟因工業生產過剩進入通縮危機,各國政府一籌莫展,一名參加過二戰東線戰場的高大台灣人李登輝,在這股風潮中,以激烈的民族主義擄獲了三成選民的心。


在內閣總理選舉中,由於進步黨主席宋楚瑜登高一呼,聯合李登輝的大清團結聯盟,取得了多數席次,李登輝成為內閣總理大臣,此後執政12年,但當選後,面對大清國內討伐美國的呼聲,李登輝卻以「戒急用忍」一再阻擋,導致之後黯然下台。


李登輝下台後,接任的內閣採取積極的對外侵略態勢,終於引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圍堵,清政府在民意支持下,威脅利誘併吞東南亞國家,公然入侵印尼,終於逼使美國與清開戰,印尼戰爭打得極為慘烈,此時清的國力與美國相當,軍力則勝過美國,美國無力承受,終於不得不使出秘藏已久的最終武器:核彈。


由於從未使用過,美國不知道核彈的驚人威力、殺傷之慘,與放射線的無窮後患,承受不了戰損的美國打算無限制攻擊清的主要城市迫使清投降,選定天津為第一個轟炸的目標。


天津瞬間死亡350萬人,但清仍不投降,於是第二顆核彈降臨在上海人頭上,但清仍不投降,最後美國使用了30顆核彈,把北京在內的中國主要城市都炸成輻射坑,差點造成核子冬天,清才終於投降。


大清的子民聽到清帝嗚咽的說,因為敵人使用前所未有的可怕炸彈,不得不投降。


美國在勝利後認為保留清的天子制度對穩定局勢有所助益,於是清仍未滅亡,一直持續至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