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午戰爭的朝鮮──遼東半島戰場上,清軍每場會戰的損失如下:


平壤之役:清軍約二萬人,損失二千人


九連城:清軍二萬五千人,損失約五百人


真正慘重損的為旅順,損失7千人


析木城,清軍一萬人中損失約一百人


海城,清軍損失約一百人


營口,清軍四萬人中損失280人


牛莊,清軍損失1884人




可以發現,清軍除了旅順以外,基本損失並不大,這是因為旅順以外的每場會戰都並非潰滅,而是主動徹退居多。事實上,大多數會戰中,若清軍死撐,日方會傷亡慘重。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當時的清軍不習慣迂迴穿插的戰術,一被迂迴就主動徹退(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韓戰時的美軍,初與解放軍接觸時,戰線一處被穿插就全線後徹「拉平戰線」,導致不戰自退,一口氣退了老遠)此外,中方存有利用「冬將軍」的戰略,在平壤失守後,有意引日軍深入,讓其受凍,只是清軍對「冬將軍」的威力高估,入冬的確遲滯了日方作戰,但並未完全阻止日軍的行動,使日軍一路挺進。


自海城之後,清軍開始發動數次反攻,到牛莊時抵抗激烈,顯示並非畏戰。清軍將領有利用地型使日方受困於半凍河流因而傷亡三百多人的作戰行動等,  顯示中方作戰指揮官仍有相當臨場反應能力 並非「顢頇」。


相對的,日後,在著名的日俄戰爭203高地,滿州軍總參謀長兒玉源太郎命令日陸軍對著機關槍採密集陣形波狀衝鋒,直到發現無數日軍在這種白癡指揮下白白送死,才搬來28cm砲轟山頂,此時已經戰死五千多人,包括戰場指揮官乃木希典的兒子都陣亡,這種奇蠢無比的指揮是日軍的特色,在甲午陸戰中,日方也一樣發生多次無腦自殺衝鋒。


反觀朝鮮與遼東半島清軍雖然一再徹退,但是受到損傷相當少,以現代觀點而言,會戰重要的是消滅敵方有生力量,並儘可能保持己方有生力量,而非一時的佔領城池土地,從這個角度來看,清軍的指揮反而是先進的,並且事實上的確已開始蘊釀反攻。而日方則執著於攻城(一直到二戰中國戰場上都還沒有改進) 。


更嚴重的一點是日軍有無視後勤的壞習慣,甲午戰爭時日軍在朝鮮就開始出現補給問題,而且也並未有「因糧於敵」的主動策略,日軍在開始挨餓前都根本沒考慮會有沒後勤的問題,這點直到二戰都還常如此,但甲午時,日軍運氣太好,由於朝鮮──遼東半島戰場上清軍徹退時一開始沒有嚴格執行燒燬糧彈,剛好讓日軍撿到,不然日軍早死光矣,但後期清軍已經學到教訓,若續戰日軍不再會有便宜可撿。


另一方面,日軍出動8萬人。已是當時日本最大動員能力(並不是二戰時的四百萬...),對中方來說 死了幾萬雜兵不算什麼,一下子就能補充回來,但當時的日本損失一兩萬是打完了就沒了,補充不回來了,如果東北戰場續戰,勝負誰手其實還在未定之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