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題目或許很多人會覺得很奇怪,一般不是說明治維新很好很成功嗎,怎麼會說是明治維新並沒有成功呢?這篇文章其實就是想跳脫「結果論」的思維,好好的來談這段歷史。


首先,一般通說都把明治維新說成是「改革」,結果衍生出了一個非常爆笑的說法,「明治維新是開明的維新派打敗了守舊的幕府」,這個敘述真是開了歷史一個大玩笑。因為幕府並非「反改革」派,事實上幕府才是一開始要開國的一方,而所謂維新志士,是因為反對幕府開國,所產生的「攘夷」志士,他們認為幕府的開國有損日本國格,所以要「倒幕」。也就是說,幕府才是開國、改革的一方,倒幕派才是主張鎖國、「攘夷」的反改革派。


台灣許多人把倒幕派當成改革派,與事實完全相反,這是個相當嚴重的錯誤認知。


倒幕派有根深蒂固的「攘夷」淵源,雖然到後來已經把「攘夷」當純口號,不再真心要殺光外國人,但是他們絕不會是比幕府「更能接受西方」, 要是真是那樣,一開始就沒有倒幕運動了, 因為他們明明就是因為反對開國才起來倒幕的。


只是歷史開了幕府一個大玩笑,原本固守「攘夷」主義的薩摩與長州分別因為薩英戰爭與四國戰爭,在交火中遭西方近代火力痛擊,因此拋棄「攘夷」立場,改為擁抱近代化,這時候全日本的各大勢力中已沒有「反改革」派,只剩一些落後時代的底層浪人還信奉「攘夷」,至於幕府與倒幕諸藩之間,根本只是兩個「改革派」在奪權而已。日本在幕府時代就已經開始軍事近代化,而且幕府做的還比較有制度,不像薩摩、長州只求速成,最後薩摩、長州卻因新式火力較多而在鳥羽伏見一役獲勝,實在是很諷刺的事。


許多人認為,明治維新的過程是「由下而上」「以武力達成改革」,實際上,維新政府的改革之路,其實是全盤接收幕府既有的近代化改革路線,武力只造成政權更替,改革是一直在進行,因此,實在不能說是「以武力達成改革」。


幕末過程中有很多底層武士與浪人相當活躍,譬如說新撰組,四大千人斬等,但是這些人多半只是維持治安,或做一些和大局根本無關的暗殺破壞行動,除了櫻田門之變以外,幕末的暗殺或破壞行動對大局有影響者幾乎等於零,真正造成有力影響的,仍然是幕府與諸藩內高層,那些下層只不過跑跑龍套當砲灰,反而是眾多底層武士與浪人趁著天下大亂的機會,在亂世想混水摸魚一番,其中有的人成功了,譬如說後來的伊藤博文,大部分人則被淹沒在時代之中,他們絕大多數都沒有什麼主張或想法 只不過隨波逐流罷了。所以說是「由下而上」也不合實情。


關於明治維新另一個有問題的觀念是,很多人以為明治維新後就這樣近代化了,其實並非如此,維新後日本採取激烈的改革措施,過程中反動相當多,包括造成「維新三傑」之一的西鄉隆盛參與反政府的西南戰爭而死,「維新三傑」中另一位大久保利通也因新政府的政策引起反動而遭到武士刺殺,凡改革必有反動,維新的「廢藩置縣」、「四民平等」、「毀佛滅釋」都對日本社會產生相當大的衝擊,絕不是喊喊口號就突然近代化了。


談了這麼多,回到本文的主題,「 明治維新根本沒有改革成功」,這怎麼說呢?很多人以為戰前的日本跟現在的日本一樣是工業技術先進的國家,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走上窮兵黷武路線,一直把自己搞到要破產,其工業技術能力也一直都是落後國,只是軍事上是比中國強,結果就算入「列強」。


在當時,真正高檔的舶來品是歐美貨,不是日本貨,日本商品的品質有時竟還比中國生產的還差,導致乏人問津,這也間接促使日本後來進佔東北、華北,因為若非以佔領方式壟斷市場,日本貨賣不出去。


而在軍事工業上,二戰的日本,也受限於冶金等技術的落後,其製造出來的武器往往必須犧牲許多性能,如戰艦裝甲需比別人厚才有同樣的防護力,結果只好讓艦內生活空間小到極點;戰機引擎出力不足,導致必須把裝甲減到幾乎沒有;零件需用遠比美國人多的零部件及螺栓來結合,因此產能低下;可以被機槍正面擊穿的97式戰車,也是因為引擎出力不夠,裝甲厚了就開不動,只好以「鐵皮車」來當戰車,這樣的97式戰車,在面對「三人一把槍」的窮國軍時,把國軍打得抱頭鼠竄,那不是因為日本強,而是國軍物質條件太差。同樣的戰車在太平洋戰場上,就被美軍打假的。


日本為什麼現在是亞洲的龍頭,並非明治維新的功勞,而是他有好運氣,一直受到外力幫助,戰前,最重要的,是之前文章中提到過的甲午戰爭賠款,若非收到賠款,日本財政將破產,但甲午戰爭鉅額賠款讓日本能實現金本位,這是日本發展上的轉戾點。


另一個外力,則是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國際霸主英國,在遠東方面採「聯日制俄」的方針,因此給予日本各方面相當多的支援,這也是日本能在甲午獲勝的原因之一。


而在二戰後,美國在韓戰前後及之後的冷戰中,為了東北亞區域戰略,大力扶植日本為資本主義與民主的模範國,除了協助重建,還為日本引進連美國都尚未全盤使用的新管理學,使得日本在亞洲國家中最快起飛。日本戰前戰後的發展的主因都都是外力「金手指」,而非自己的優點,若不明白這點,很容易誤以為日本有什麼值得學習之處。


現在很多台灣人總以為日本貨是高檔貨,但在戰後,「Made in Japan」原本是爛貨的代名詞,後來才被「Made in Taiwan」以及更之後的「Made in China」取代。日本貨「品質好」是戰後十幾年以後的事了,並非一直如此,戰前更是遠非如此。


然而,日本在接受了外力幫助之後,在加上好運,在甲午戰爭中因滿清不明白日本已用盡全力而驚險獲勝,靠賠款實現金本位;在日俄戰爭中因「距離的暴力」驚險獲勝,取得國際地位,這樣受天佑的日本卻沒有好好利用這些機會,反而是因為一直碰到這種好運,養成「打了再說」的壞習慣,因而更加往窮兵黷武的方向發展,內部民主毀滅,對外的軍事冒險也越搞越大,無法自拔(戰前日本一直因為軍費過高而處於隨時快破產的狀態,民生也相當凋敝,這樣的狀態又進一步促進日本的軍事冒險傾向),終於在太平洋戰爭的烽火中將近完全毀滅,這能說是成功嗎?我想這應該稱之為是失敗。


「明治維新並沒有成功」


戰後的日本,是美國以豐富的資源,並為日本引進新的管理學觀念,從灰燼中重建起來的,跟明治維新實在沒有太大關係。但這樣的新生日本,卻也因為一直迷信出口導向、製造導向,又發動泡沫經濟,結果陷入迷失的十三年,日本人做事總是要把好事搞成壞事,實在非常不值得學習。


有人會問,不論如何,日本總是贏了中國,不是嗎?的確,但這僅是軍事上的成功,而且「兩爛相爭」總有一個贏的,一分比零分好,那 就算及格了嗎?恐怕是不能這樣說的。以往咱們的課本以中國為中心史觀,總是說日本贏了中國是因為日本有多強,因為要是不這麼說,好像顯得中國爛到極點似的,但是其實真的是中國太弱,而非日本真有進步到哪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