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過拿破崙的第一次軍事失敗是因憤青行為導致的,當然當時他的地位低,所以也不致於造成什麼軍事大災難。


拿破崙參與的第一次正規軍事作戰,是法國政府意圖入侵薩丁尼亞而打起的前哨戰:馬達里納島征服戰。在馬達里納島征服戰中,拿破崙並不是指揮地位,所以這場軍事笑話他無責任,但由於該遠征的失敗,導致拿破崙(當時還是一個雅各賓派憤青)與科西嘉島上的實權統治者包里的決裂,拿破崙於是進攻包里的衛城,遭到慘敗,只好全家逃離科西嘉島,這場大挫敗讓他從一個基本教義派的科獨份子變成了無家可歸,以後只能選擇當法國人。


從這幾起事件可以發現,年輕時的拿破崙不但沒有什麼戰場上的天份可言,根本上就是一個腦袋有問題的憤青,他比較好一點的表現,是從失去一切以後才開始。


拿破崙的成名之役:土倫會戰,其關鍵在於拿破崙由於卓越的砲兵相關知識,選定所需的火砲與器材,並正確的布置砲陣地,其中有半數可集中火力在英國於里卡爾半島(可同時控制土倫內外港的要地)上的要塞上。


當拿破崙砲擊48小時後,法軍自南北兩方發動總攻,英軍要塞次日就陷落,迫使英軍及其他聯軍船隻只能倉皇撤離。這次的軍事成功,完全奠基於拿破崙對砲兵的卓越知識上,這也是拿破崙崛起的開端。


接下來一個有名的事件,即「葡月政變」,政變爆發時,面對暴民湧入,巴拉斯命令拿破崙指揮國內二線部隊平亂,拿破崙命令謬拉去拖了幾門砲兵工廠裡的砲安置在大馬路上,當暴民前來,他就直接對暴民開火,一時間血肉橫飛,馬上就把暴民都嚇跑了,這奠定了拿破崙未來政治發展的基礎。


這起重要事件再度跟砲兵有關,火砲對拿破崙一生至關緊要可以看得相當明白。


由於土倫的優異表現讓人注意,加上平定「葡月政變」暴動的功勞,使拿破崙以26歲之姿,就能接任義大利軍團司令。(否則應該是由馬塞納接任)


接任義大利軍團司令後,他任用了對他一生都極為重要的一名參謀軍官伯提埃(Berthier),他在後勤調度細節上的能力舉世無雙,正是因為他的存在,拿破崙才有辦法在歷次會戰中進行後勤的冒險而不至於出大亂子,但是在拿破崙最瘋狂的征俄行動後,伯提埃終於受不了這個爛老闆了,最後在滑鐵廬之前離開了拿破崙結果也促成拿破崙最後的慘敗。


拿破崙的成功最起碼有一半的功勞要算在伯提埃身上,如果沒有伯提埃,拿破崙將不會是四大名將之一,而是會成為歷史中無名的一個凡將。(也就是說,萬一拿破崙穿越到沒有伯提埃的時代,他肯定要慘的。_


在伯提埃的幫助下,拿破崙即將寫下他早年最輝煌的一頁。


接任義大利軍團司令之後,拿破崙首先進行的就是皮德蒙侵略戰,在這場會戰中以結果來看,拿破崙的勝利之輝煌可與三皇會戰相提並論,皮德蒙侵略戰九天內打贏了四次主要會戰,並且挫敗奧地利與薩丁尼亞兩路大軍,更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地形因素,整個會戰過程中很少運用到砲兵。


但是如果考慮到對手的程度那就不然了,三皇會戰的對手庫圖佐夫,等級跟當時的顛峰狀態拿破崙不相上下,不過皮德蒙侵略戰的對手包留,一開始就在後方的「指導祺」之下犯下重大戰略失誤,一開戰後又馬上喪失對部隊的掌握。


皮德蒙侵略戰的過程中,顯示拿破崙未有新創見,但能把學到的基本戰術應用到極點的特質,每當正面攻擊往往失敗且損失慘重,這時他會立即轉而側面迂迴而反敗為勝。


接下來,同樣在對手等級低,反應遲緩的狀態下,拿破崙在曼陶進行的圍點打援作戰,雖然過程中有好幾次都瀕臨毀滅,然而拿破崙反應快於對手,逐連的抽調兵力,勉強的擋住致命一擊,而對方卻在拿破崙已經用盡預備隊,即將破產的時候不知為何自行徹退,使拿破崙的義大利征服戰以光輝的結果收場。


到戰爭的最末期,奧國才終於把一票無能的將領換掉,召喚出日後拿破崙的最大死敵之一:查理大公,他是奧皇的幼弟,也是全奧最具軍事才能的人,但為時已晚查理大公也未能得到需要的增援,因此沒能發揮作用。


然而,在義大利軍團司令時代,就已經暴露出拿破崙終生在政治上的一大缺點,拿破崙喜歡任用庸才,更經常讓自己的親信去搶奪其他優秀將領的戰功,因此,馬塞納等優秀將領對拿破崙都沒有好感。


這個重大缺點使得拿破崙在後來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後期他的大軍只有他本人指揮時才有戰力,其他支隊都相當容易被擊敗,而他硬是要派哥哥把西班牙王換掉,導致陷入半島戰爭泥淖,更是最後身敗名裂的遠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