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沒看「賽德克‧巴萊」,你可能會想知道的幾個問題:

 

●什麼是「賽德克‧巴萊」?

對於很關心「賽德克‧巴萊」的朋友來說,一定覺得「這問題還用問嗎?」,但我發現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朋友們對這部電影的一切知之甚詳的同時,卻也同時有許多朋友只從新聞知道這個片名,對於其涵意一頭霧水,有人甚至覺得這種音譯名好像「外星科幻片」......

這樣的反應其實很正常,我認為也更襯托出「賽德克‧巴萊」一片的重要性,由於歷史與社會諸多因素,我們經常遺忘了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以及原住民語,以至於覺得那是「外星語」。

「賽德克‧巴萊」是原住民賽德克族語,意思是「真正的人」。

賽德克族是分布在現在的霧社附近的原住民,當年以數十到數百人一個部落,日本統治後把部落劃為一個個的「社」。以前把賽德克族誤以為是泰雅族的一支,直到最近才正名。

霧社在今日的南投縣仁愛鄉,因終日常有雲霧而得名,自然是日本人取的名字,位於濁水溪的上游,是台灣中央山脈中段的要地。



●何謂「霧社事件」?

「賽德克‧巴萊」一片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霧社事件」,發生於1930年,「霧社事件」這個命名自然是從日本的觀點來看而取名的(日本覺得霧社這個地方發生了一起「事件」,但如果從原住民的觀點來看,則恐怕不會說這是「事件」)。

「霧社事件」總共有兩次,第一次霧社事件即莫那魯道率領同盟部落於霧社公學校殺光日本人的「事件」,第二次霧社事件則是道澤群為了復仇而屠殺已投降日本的莫那魯道同盟部落生還者的「事件」。

「霧社事件」大概是原住民與日本衝突最有名的「事件」,不過其實並不是單一事件也不是唯一,例如更東邊的太魯閣族也一樣陸續與日本發生衝突,1896年發生「新城事件」,太魯閣族因為日軍強暴婦女憤而殺光日本駐軍,日軍進攻但受限於地形而失敗,只好轉而懷柔,到1906年,因日商賀田組採樟腦侵犯太魯閣族領域的遠因,又因警備津貼發放不公的近因,發生「威里社事件」,1914年日本出動2萬軍警圍勦,太魯閣族戰士3000人死戰3個月,雙方傷亡慘重,之後太魯閣族才終於降伏。



●「賽德克‧巴萊」會不會很血腥?

很多新聞報導說「賽德克‧巴萊」很血腥,片中斷頭濺血的畫面的確不少,不過對血腥程度的接受度人人不同,譬如喜愛軍武片或恐怖片的朋友可能覺得「賽德克‧巴萊」一點都不血腥,甚至還拍得太唯美化了。

以同類型片來比較的話,「賽德克‧巴萊」的血腥程度大概只有「阿波卡獵逃」的一半,我想這樣應該是一個明白的指標,怕太血腥的朋友可以參考。



●上集會不會沒頭沒尾?

由於下集要一個月後才上映,除了高雄能去大巨蛋看連映的幸運朋友以外,很多朋友可能會怕一部電影分上下集播出,會不會有「沒頭沒尾」的感覺,或是看完還要等一個月會很悶之類的。

我認為是不用擔心這點,上集「太陽旗」結束的點非常完整,是可以作為一個完整的電影的,如果一樣要用其他電影來當指標的話,我想可以說分段完整性大概比「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上下集好上十倍...



●好不好看?

「賽德克‧巴萊」不辜負它的名字,是給真正的人看的真正的電影。別考慮了,就去電影院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