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這一代的人來說,五月天可說是我們真正的青春的回憶,從「叫我第一名」的年少輕狂,到初出社會成了「憨人」──「看到滿天全金條,欲拿無半項」──追求理想遇上無數挫折,仍然「倔強」,又終於回頭認識身邊的人才是「天使」,要照顧「最重要的小事」,而又在社會的不公不義下「抓狂」,想要「離開地球表面」,結果不成而「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一路唱來,都是人生的寫照。


相對於五月天的演唱會門票,一張電影票實在相當便宜,所以得知「五月天追夢3DNA」電影的消息時,身為五月天迷,馬上就躍躍欲試,至於看完的感想,我就破天荒的從結果先說起,接下來再從頭談起。


看完以後的總結是:感動!




但從開頭看起時,一開始感覺不是那麼好,原本預期的「演唱會效果」有點落空,這是因為幾個很明顯的技術上問題。


首先是,電影院的音量遠比演唱會小太多,參加過演唱會的朋友都知道演唱會就是震耳欲聾才有臨場感,偏偏影廳可能是怕吵到鄰廳,不可能開得那麼大聲,於是最重要的「音效」部分變的很虛,這大概是整部電影最大的致命傷,由於這個預期上的落差,一直到聽過了三首歌左右才習慣。


第二點是,我認為「3D」是嚴重的敗筆,實拍影片(非動畫或特效片)的3D技術其實尚未成熟,連「阿凡達」在實拍的部分都有些落差,而3DNA這片則很明顯的顯出台灣在3D拍攝上與好萊塢的巨大技術差距,所有的實拍3D的缺點全都放大而變得更明顯。


實拍時鏡頭的焦距以外的物體會失焦而模糊,做成3D的結果是一堆糊糊的東西在畫面的近遠處跑,而人物可能也因為鏡頭解像度的關係,只有位置的立體感出來,人體本身的立體感很不明顯,結果變得像是「紙片人」,尤其是演唱會會場的觀眾,看起來很像一排排的紙牌人,感覺非常的差,原本3D可能是想增加演唱會的臨場感,但結果卻變得畫面很假。


另一方面,或許是因為要拍3D要雙鏡頭設置的關係,影響了運鏡的方式,一般演唱會DVD常出現的拉近拉遠或旋轉等旋臂鏡頭則完全沒有出現,整個演唱會的運鏡非常呆板,而且經常莫名其妙的切到全景,破壞了演出的連續性不說,全景的鏡頭又只有同樣一兩個,一直重複,讓人感到不耐。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到中段以後,開始會出現3D特效,這些3D特效的效果就不錯,如紛飛的紙片,近距失焦的部分用3D特效代替也是蠻聰明的作法,但整體來說,3D的效果是讓人失望的。


看到3DNA的結果,就不得不想到「賽德克‧巴萊」不做3D版本的想法是正確的,3DNA如果不要做3D,在視覺上就不會有這麼多瑕疵。




但撇開這些問題,整部電影的設計是相當值得讚賞的,三段小故事將五月天的歌串連的更完美,效果好到我認為片頭的機械動畫不妨也改成放一段小故事,效果說不定會更好。


演唱會本身的部分就不用多說,就來提三段小故事,其實單獨來看,這三段故事也都是非常不錯的短片,不論是故事的轉折、笑點,都做得很好,也相當發人深省,其中我覺得最感人的是第三部分,看到短片主角那麼拼命的勞動,只為完成一個無法實現的承諾,那是小人物的小小夢想,也是小人物的悲哀。


看到最後,在三則故事的引導,還有歌曲本身的力量下,還是克服了聲光上的障礙,覺得的確有演唱會一樣的感動,我想這部片仍是五月天迷不可錯過的,只是在3D以上演唱會電影化的技術層面上,還有許多需研究提升之處。






故事性:85


娛樂性:75


啟發性:80


聲音及影像表現:65


總評(非平均):8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