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馬」的故事源於1982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戰馬》,描寫一匹軍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之中的故事,後來《戰馬》改編為舞台劇,最後又被史帝芬史匹伯看中,而改拍成了電影。作者Michael Morpurgo本來是位小學老師,專門創作為兒童文學,所以故事中也充滿了濃濃的童話故事味,譬如無數的小小奇蹟與心靈相通等等。

說起來這並不是我預期在電影中會看到的情節,畢竟宣傳上是說這部是史帝芬史匹伯繼「辛德勒的名單」與「搶救雷恩大兵」之後的「戰爭三部曲」第三部,原本以為電影會把原著比較童話的部分修改得比較真實一點,不過看來史帝芬史匹伯決定讓戰爭三部曲的第三部比較溫馨一點。

Michael Morpurgo撰寫《戰馬》的過程中,查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從國內派出了100萬匹馬,到戰後只有6.2萬匹存活,戰死的馬匹中有的是在戰場上陣亡或傷重而死,有的是累死、病死,但也有的是被殺來當馬肉吃掉的;整個一次世界大戰的所有參戰國總共戰死了一千萬匹馬,真是馬不聊生。片中也演出了許多馬在各種情況下戰死、累死、病死或被安樂死的情況。

整個故事就是一匹名叫喬伊的馬,從出生開始,在戰前與戰間一直轉手而經歷了許多故事,其實可以說是用馬來串連很多不同人的人生故事,包括敵對的雙方,這種串聯的方式很特別(不能說新穎,因為已經是30年前的小說了),但是拍成電影也造成一個問題,就是故事像「短篇集」一樣比較零散,好幾個角色才出現就戰死或不再出現,使得每個人的故事都有點不夠深入。

話說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開戰是1914年8月,開戰後法軍一路挫敗,到1914年9月著名的馬恩河會戰爭,英軍與法軍才挫敗德軍,從此雙方進入壕溝戰,雙方掘壕溝對峙,兩方的壕溝中間是「無人地帶」,一進入就會在敵方的火力下死傷慘重。

喬伊「從軍」之後,與騎兵軍官新主人參加了一場衝鋒戰,如果片中的衝鋒有實際發生的話,那應該會是在馬恩河會戰之前,不過找了一下似乎沒有這樣的一次衝鋒。

騎兵衝鋒曾經是重要的攻擊戰術,在1683年,奧地利與盟軍在維也納保衛戰中,以兩萬名騎兵衝擊土耳其部隊,是史上最大的一次騎兵衝鋒。然而,隨著火槍的發展,騎兵衝鋒也漸漸失去舞台,到拿破崙戰爭的時代,騎兵衝鋒的效果就已經大不如前,如1798年的金字塔會戰中,馬穆魯克騎兵衝向拿破崙的法軍步兵,結果只是變成活靶。

到了1854年,英國與帝俄的克里米亞戰爭中,則發生了可能是歷史上最有名的一次騎兵衝鋒,六百名英國輕騎兵因為指揮官誤解上級命令,沿著一個俄軍有充份防備的山谷衝鋒,結果在槍林彈雨下死傷慘重,這個行動本身是一個軍事災難,但是英國桂冠詩人阿佛烈·丁尼生男爵得知此事後,卻寫了一首《輕騎兵衝鋒》的詩,把輕騎兵們描寫成視死如歸、英勇不凡的浪漫英雄,結果詩作大受歡迎,於是輕騎兵變成了不朽的勇氣象徵。

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百年前的拿破崙戰爭中,就已經顯示騎兵衝鋒對上火槍將十分不利,1854年的輕騎兵衝鋒也是前車之鑒,但到了一次世界大戰時,情勢對騎兵更不利,因為機關槍的發明大大增強了防守方的火力,騎兵衝向機槍口只會全軍覆沒。故事中安排了這樣的情節,大概靈感是來自於1854年的輕騎兵衝鋒吧。

(但騎兵衝鋒並未就此消失,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波蘭翼騎兵曾對入侵的德軍步兵衝鋒,但後來發現德軍戰車趕來支援而撤退,這件事被德國人抹黑成波蘭人笨到騎馬對坦克車衝鋒。最後一次成功的騎兵刺刀衝鋒發生於1982年的福克蘭戰爭中。)

接下來,喬伊落入德軍手中,陰錯陽差被法國農村的小女孩發現,之後又落回德軍手中,被用來拖拉重砲,隨著重砲發射,電影呈現出戰場變成了壕溝戰的改變,電影拍出了一次英軍的進攻,向觀眾說明:要攻向對方的壕溝要付出相當慘重的死傷,最後兩方發現防守還是比較好,於是戰線靜止了,兩方都只在壕溝互望,等對方進攻,與老鼠和病菌為伍。

喬伊困在「無人地帶」打破了僵局,為了解救被鐵絲網纏住的喬伊,英軍與德軍雙方暫時放下敵對,因而有了短短的彼此相識的機會,其實雙方都只是普通人。在一次世界大戰中,也的確有幾起類似的事件。

而喬伊跳過的英軍戰車應是馬克四號戰車,在大戰後期,戰車投入戰場,以突破壕溝的防禦,(雖然戰車尚未完全發揮它的實力,一次世界大戰就結束了)整個戰爭的重大改變,都在片中呈現出來,是本片的一個小小賣點之一。

而片頭男主角一家的清苦農村生活,也反應了當時的一般人的生活情況,煞是有趣,最值得一提的是史帝芬史匹伯大導的運鏡,不論是田園風光,戰場上的景象,還是最後在夕陽餘暉中男主角帶著馬回家的一幕,每個畫面都美得可以定格下來做成靜止畫。

整體來說,「戰馬」維持史帝芬史匹伯的水準,但是比起「搶救雷恩大兵」,似乎有點不足了。

 

 

故事性:80

娛樂性:70

啟發性:70

聲音及影像表現:90

總評(非平均):8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