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1014日,新聞報導有三隻灰鯨在阿拉斯加最北端的巴羅角受困,這起事件後來演變成跨國援救的「破冰任務」(Operation Breakthrough),最後還搬上大銀幕,也就是由茱兒芭莉摩主演的「鯨奇之旅」。

這個賺人熱淚的迪士尼般故事,其實可說是環保運動策略與權變的一大教材,而真實狀況也當然與電影的演出有所出入……

 

權變之一:其實原本不該救自然受困鯨魚

198810月,綠色和平組織得知這個消息時,他們一開始並不想理會這件事,原因很簡單,鯨魚在冰層中受困是常見的事,這是大自然的法則,不應去干擾,再說救援成功機率很低,救援過程更會造成極地污染,所以身為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組織原本不認為應該去救那三隻鯨魚。

當時,綠色和平組織正在與三個捕鯨國進行三場真正拯救鯨魚的大戰,他們當時選擇先集中火力在冰島上,綠色和平組織積極推動讓歐美對冰島的漁貨聯合禁止輸入,冰島政府火燒眉毛,正在決定是不是要停止「科學捕鯨」計畫,綠色和平組織勝利在望。

因此,本來綠色和平組織希望讓這個新聞自己淡去,集中精力在即將勝利的對抗冰島捕鯨大戰上,不過,卻事與願違。

 

策略之一:順勢而為

當新聞一播出,全美各地無數電話湧入綠色和平組織,要求他們拯救鯨魚,這些打電話來的人很多是一般大眾,平時不關心鯨魚,只是看到新聞畫面覺得鯨魚很可憐,又大概知道綠色和平組織是在救鯨魚的組織,於是全打來向他們求助。

綠色和平組織此時應該選擇教育大眾,告訴他們正確的知識,應該依自然法則讓三隻鯨魚死去,還是違背自己的理念,去屈從無知大眾?

教育大眾才是正確的,但是那顯然會造成公關災難,大眾好不容易關心鯨魚卻潑他們冷水,抵觸大眾的利益,以後也甭玩了。

幸好綠色和平組織是老油條,他們不用一秒鐘就決定要順應「民意」,抽出資源全力投入拯救行動,把它轉變成一場超大型的護鯨宣傳活動,並預期它引發的社會關注,能夠持續到之後,成為他們打倒捕鯨國家的助力。

 

權變之二:與敵人攜手

綠色和平組織的死敵之一,正是阿拉斯加的石油公司,他們長年對抗阿拉斯加鑽油造成的污染,兩方勢不兩立。

而蘇聯更不用說了,且別說當時還在冷戰末期,美蘇並不是十分互信,對綠色和平組織的護鯨行動來說,蘇聯更是可恨的死敵,因為蘇聯當時一年殘殺169隻鯨魚,如果把這三隻鯨魚救出去,只是讓蘇聯捕獲,做成飼料,那一點意義都沒有。

但是為了達到救鯨的宣傳任務,綠色和平組織卻馬上權變,願意與他們聯手,因為當時只有一家美國的石油相關公司,以及蘇聯,能提供所需的破冰設備與破冰船。

 

策略之二:傳達訊息

如一開始所料,綠色和平組織在救鯨行動開始後,馬上得到海量的媒體報導,但是所有的媒體都只關心三隻灰鯨,綠色和平組織受訪的時候,盡量在話題中插入三個捕鯨國:冰島、挪威、日本,每年都殘殺一千隻鯨魚的議題。如果順著媒體會得到比較多的關注與曝光,但是真正的目標是傳達訊息,如果沒有傳達到自己想傳達的訊息,上再多媒體都沒有意義。

 

策略之三:直擊要害

在救鯨行動的同時,綠色和平組織仍然持續在與冰島抗爭,綠色和平組織選擇冰島的漁業為主要攻擊對象(因為捕鯨歸冰島漁業部管理),而請願的目標除了各國政府以外,還瞄準冰島漁產的可能消費企業。

冰島本來還堅拒讓步,就在這個過程中,綠色和平組織爭取到美國連鎖海鮮速食店海滋客(Long John Silver's)支持,海滋客將取消高達700萬美元的冰島漁產訂單,這是綠色和平組織的絕大戰術勝利,在遭到此一沉重打擊之後,冰島逐漸喪失抵抗意志,冰島漁產公司把捕鯨企業的股份全數賣掉,冰島首相也宣布科學捕漁暫停一年,內閣與議會議論紛紛,討論該怎麼處理捕鯨計畫,以免遭到「經濟恐怖主義」攻擊。

綠色和平組織也在美國法院展開行動,引用相關法條,控告美國政府若沒有經濟制裁冰島,就是違法──美國法律規定政府應對違反國際漁業保護公約的國家經濟制裁。

同時綠色和平組織也組織街頭示威,發動群眾在冰島大使館前抗議,但是主事人事後回憶,僅管救鯨行動正當紅,參與護鯨街頭抗議的群眾卻並不踴躍,而媒體報導也不多。

此前,綠色和平組織還發動過真正的恐怖攻擊行動,1986年,綠色和平組織曾溜上冰島4艘捕鯨船其中之2,偷開船底水閥,把船給弄沉,這種直接的恐怖攻擊卻一點效果也沒有,而街頭抗爭也是完全無效,針對美國政府的請願與法律行動,最後因為當時冰島是美國的北約重要盟國,雷根總統不願得罪冰島,於是想辦法大事化小,只給了冰島外交上的警告。

當其他努力都瀕臨失敗的時候,綠色和平組織與其他保鯨團體爭取到海滋客,稍後又爭取到溫蒂漢堡等大型連鎖速食業者,以及許多歐美大型連鎖超商紛紛取消冰島訂單,直擊要害,在實際的經濟利益遭到「經濟恐怖主義」威脅下,冰島政府終於全面投降,1989年宣布停止捕鯨(直到2003年才又故態復萌)

 

權變之三:報喜不報憂

整個救鯨行動就環保的眼光來說,其實是場災難,先不說耗費了一百萬美元資金,過程中各類交通工具(如大量使用雪上摩托車、直升機等)和設備也大增碳排放量,更別說對極地的污染,甚至經歷了諸多波折──包括石油公司的破冰裝備無法即時抵達,最小的鯨魚在半途就死亡──之後,最後根本無法肯定鯨魚到底有沒有被救出去。

在電影的最後,蘇聯破冰船打開通道,鯨魚就這樣自由了。實際上,通道很快結冰,鯨魚又被困在冰層中,因努特人想用鏈鋸一個洞一個洞的把鯨魚帶到海邊,不過「破冰行動」的政府指揮者決定讓蘇聯破冰船再破一次冰,破冰過程中為了安全因素,全員必需離開現場,第二天,鯨魚消失了,但沒有人知道牠們到底是游向大海,還是葬身海底。

(後來,每年觀測灰鯨的科學家與遊客,從未看到兩隻傷痕累累的灰鯨出現在海域,牠們很可能是當初在出海的最後關頭葬身海底,或是出海後,因為太過虛弱,很快死亡。)

但是都耗費這麼多力氣,大眾需要一個完美的結局,不是殘忍的真相,於是各單位一起發表鯨魚已經獲救的訊息,皆大歡喜,反正當初根本沒在鯨魚身上裝無線電發報器,誰知道鯨魚游到哪去了?

於是所有參與者,都一致發表鯨魚已經脫困的報喜不報憂消息,大眾們也終於安心了,渾然不知鯨魚有很大的可能性其實已經死亡。

而整個救鯨過程的違反自然、不環保,以及環境污染呢?當然也說好不提了。

但是事件後,也的確提高了世人對鯨魚的關注,以及對整個環保運動的關心,不論是捐款或是加入環保工作行列的人都增加了。

 

結語

這篇文章的內容,本來很多是要寫在「鯨奇之旅」影評裡頭的,不過「鯨奇之旅」是一部溫馨美好的電影,若講這麼多權謀,還告訴大家鯨魚掛了,未免太殘酷啦,被這樣一說大概會覺得電影食之無味,就失去影評的意義了,所以當時就只是輕輕帶過,到現在才另外寫專文。

綠色和平組織的爭議也很多,對被它纏上的企業或政府來說,綠色和平組織不但是揮之不去的大麻煩,還簡直就是恐怖份子。而對同為環保主張者來說,也不是人人認同它的作法,譬如說有批評者認為它的策略太公關導向,有時會無視科學上應有的做法,而綠色和平組織也不是每戰必勝,例如冰島後來又恢復捕鯨,這次卻無力阻止。

但綠色和平組織的確是最強悍的環保團體之一,它相當注意策略,戰術刁鑽靈活,專門打擊對手的弱點和痛處,對關注的議題咬住就不放,被痛恨他們的企業與政府「尊稱」為是「環保鯊魚」、「環保海盜」、「環保恐怖份子」,而他們的宣傳能力也是一流,包括自製宣傳動畫的美術都相當有風格,能發展至世界各國、無役不與,並非偶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