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原本刊載於想想論壇,此處為純文字版,完整圖文版請至想想論壇閱覽)


上一篇提到,約克鎮圍城戰英軍投降後「世界天翻地覆」,以為戰爭打完就沒事了?接下來,美國一場險惡無聲戰爭才正要在外交戰場上打響,而「世界天翻地覆」的可不只是英國,而是整個世界真的都倒轉過來,敵人變成朋友,朋友變成敵人。

首先先環顧一下當時的世界大勢,華盛頓雖然收復約克鎮,但是北美十三州的兩大港:紐約與查爾斯頓,以及其他佔領區,仍然牢牢的掌握在英軍手中;另一方面,法國與西班牙已經參戰,與英國分別打了好幾場硬仗,但詭異的是,西班牙卻還沒有承認北美十三州的獨立。

雖然拉法葉等法國將領,在戰場上是華盛頓忠實的朋友,但是整個法國,對北美十三州的獨立戰爭,可說心懷鬼胎,對法國來說,北美十三州只是用來牽制死敵英國的馬前卒,並不是真正交心的盟友。

這點富蘭克林可說最瞭然於胸,早在前一年,大陸議會就已經提出和談的想法,想要在奧地利與俄羅斯的調停下與英國談和,任命的代表包括富蘭克林、約翰亞當斯,以及傑佛遜等五人,由於前述傑佛遜在州長任內被阿諾搞得焦頭爛額,加上五人中有一人被英軍俘虜,另一人約翰杰(John Jay)後來前往西班牙,所以最後和談的實際上主導者是富蘭克林和約翰亞當斯。

法國馬上著手打算賄賂和談代表……此時戰爭還在進行,法軍還與大陸軍並肩作戰,法國為何要賄賂代表?由此就可知道法國從一開始參戰,就不是為了北美十三州的自由,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它希望收買一些「賣美」的「美奸」,在和談過程中犧牲美國的利益,讓法國與他真正的盟友:西班牙,得到額外利益。

富蘭克林日後被譽為大外交家、大談判家,睿智又滑溜,在法國已經待了很久,深深明白法國的想法,法國掌握不了他,就把目標轉向約翰亞當斯,沒想到約翰亞當斯極其正直,面對賄賂完全不為所動,法國很擔心一心一意徹底奉獻給國家的約翰亞當斯會壞了法國的好事,但是沒關係,雖然談判代表無法腐化,但要腐化大陸議會成員就簡單多了,法國很快收買了好幾個議員成為「美奸」,隨法國的意志行動。

1781年,議會任命更多代表,以分散約翰亞當斯的影響力,還下達決議,要代表完全聽從法國的指示。只有「天真的小白兔」才會察覺不出這其中有鬼。

富蘭克林發現,法國與西班牙,這兩個戰場上的盟友,已經成為外交戰場上險惡的敵人。

西班牙並不在乎北美十三州獨立,只想得到佛羅里達州,以及從英國手上奪下直布羅陀──掌握地中海出口的要地。

法國則居心更險惡,它私自派出代表與英國談和,條件是英國可以保留所有目前在北美殖民地的佔領區,包括緬因州、紐約、查爾斯頓、薩瓦那、以及俄亥俄谷地的一大部分。

法國與英國勢不兩立,為何這麼慷慨的把這些要地都奉送給英國?這是因為法國希望殖民地與英國在美洲大陸上犬牙交錯,讓英國必須持續派兵防守這些要地,而英國與殖民地之間隨時可能起衝突,讓法國坐收漁翁之利。

好不容易在戰場上打贏了戰爭,卻很有可能被盟友出賣,使國土支離破碎,美國尚未誕生就面臨了最大的危機,而這次華盛頓的軍事領導派不上用場,只靠富蘭克林的雄辯滔滔力挽狂瀾。

富蘭克林無視議會要求一切聽法國的「賣美」決議,火速與英國達成共識。首先,英國承認北美十三州「合眾國」的獨立,這使得美國不再只倚靠法國承認,而擺脫了法國在外交上的鉗制;其次,英國將撤出上述佔領區;最後,雖然加拿大仍屬於英國,不過美國漁民享有到紐芬蘭捕魚及上岸處理漁獲的漁權。

一路看本系列文章過來的讀者們可能會傻眼,英國怎麼突然間變得這麼友善又慷慨?紐約、查爾斯頓,都是英軍將士用命,好不容易打下來的要地,卻雙手奉還給美國,還連漁權都大方贈送,這是怎麼回事,莫非富蘭克林有催眠術?

英國當然也不是凱子,或是被富蘭克林催眠,而是根據很現實的考量。

事實上,英國與美國打了這麼長的戰爭,只是讓法國得利,英美本來同文同種,經濟關係也十分緊密,卻因為英國死要面子,先是激起美國獨立運動,接下來無論如何就是死不承認美國,非得兵戎相見,使美國不得不聯合法國以求自保,本來已經被英國壓下去的法國與西班牙得以見縫插針,再度挑戰英國。

當約克鎮圍城戰把英國打醒了以後──雖然英王喬治三世沒有醒,還是頑固的想繼續戰爭,但是議會醒了,不讓他繼續打下去──英國回到國際戰略的理性思考發現,其實,對英國最有利的辦法,反而是儘快支持美國獨立,只要英國不再干預美國主權,美國就算不跟著英國反法、反西,最起碼也會保持中立。

從後世的歷史來看,更顯出英國此時決策的不同凡響,後來,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遭難,都是美國出手相救,如今英美在國際上也是緊密合作的哥倆好。

於是,本來是勢不兩立的死敵英國,在外交戰場上,卻突然轉變成了美國的朋友。

談判過程中,法國海軍在西印度群島戰敗,先前打贏契沙比克灣海戰,促成約克鎮最後勝利的格雷西被俘,西班牙進攻直布羅陀也以落敗收場,於是談判籌碼落到英美這一方,很快的,各國都同意了富蘭克林與英國所談妥的條款。

1783年9月,《巴黎和約》簽訂,正式結束了美國獨立戰爭,富蘭克林鬆了一口氣,他說出了留傳百世的名言:

「世界上沒有好的戰爭,也沒有壞的和平。」

當初,富蘭克林在簽下《獨立宣言》時,曾說了另一句名言:「我們應該緊緊相擁團結,要不然我們就會被一個個分開吊死。」(利用Hang的雙關語),到現在,他總算不用擔心被吊死了?

還早呢,打完戰爭,簽了和約,國際承認,就以為獨立了?當富蘭克林回國之後,他還要與華盛頓等人一同面對真正最大的難題,那就是:「建國」。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