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正式版發表於健康世界網站,此為純文字初稿,完整圖文版及編輯補充內容請至健康世界瀏覽)

 

老牌科幻電影《聯合縮小軍》之中,把人員機器縮小到人體內精準醫病,這一直是人類的夢想,但是也一直未能實現,因為實際上實在沒有縮小的技術,只能研發奈米機器人來代替,但是奈米機器人的電源、通訊與控制又是要克服的難題。

美國杜克大學、丹麥奧胡斯大學,以及義大利羅馬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則想到了奈米投藥籠的點子,利用DNA分子的特性,DNA在溫度低時,分子結構較緊密,溫度高時,分子結構延長,因此研究團隊想到,如果用DNA來做成一個奈米籠子,在高溫環境中,籠子打開,藥物分子可進入籠中,低溫環境下,籠子關上,藥物分子就出不來,再注入體內,到了指定位置,再加溫打開籠子,如此一來,就免了搖控奈米機器人的麻煩,但是卻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研究團隊用8條DNA來組成想要的奈米籠子,然後以辣根過氧化酵素(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來試驗,選擇HRP酵素的原因是因為效果容易追蹤,實驗結果發現這次所使用的奈米籠子,間距15到20奈米寬,剛好可以把HRP酵素攜帶在籠中,而不會意外釋放,可說效果很好。

但是每個酵素、藥物的分子大小都不同,該怎麼辦?研究團隊表示,使用DNA來設計奈米籠子的好處,就是DNA能像樂高積木一樣隨意組合設計,針對大小不同的目標,只要重新設計一個適合的奈米籠子即可,甚至還可以利用結構上氫鍵的多寡,來設定在多高的溫度下籠子會打開。

我們都希望藥物只在目標上作用,而不要產生不必要的副作用,或許不遠的未來,DNA奈米籠能幫我們達到這個目標,甚至例如攜帶促進脂肪細胞分解脂肪的藥物,在指定的地方作用,達到真正「塑身」的效果,也不無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