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電影賞析 (20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戰馬」的故事源於1982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戰馬》,描寫一匹軍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之中的故事,後來《戰馬》改編為舞台劇,最後又被史帝芬史匹伯看中,而改拍成了電影。作者Michael Morpurgo本來是位小學老師,專門創作為兒童文學,所以故事中也充滿了濃濃的童話故事味,譬如無數的小小奇蹟與心靈相通等等。

說起來這並不是我預期在電影中會看到的情節,畢竟宣傳上是說這部是史帝芬史匹伯繼「辛德勒的名單」與「搶救雷恩大兵」之後的「戰爭三部曲」第三部,原本以為電影會把原著比較童話的部分修改得比較真實一點,不過看來史帝芬史匹伯決定讓戰爭三部曲的第三部比較溫馨一點。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真是個好久好久以前──星際大戰片頭都會有「在好久好久以前,一個好遠好遠的銀河系」(沒有照官方翻譯)──的回憶,星際大戰首部曲上一次上映是1999年,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想當年,娜塔莉波曼還是甜美可人的清純模樣,現在已經嫁為人婦還有小孩了,而劇中的小男孩現在也長成了一個方形臉的路人......

在十幾年後,又能重新在電影院看到星際大戰首部曲,其實相當感動,畢竟當年只有出VCD啊(後來才重出DVD,但一下子就不見了),而且又是3D化,不過或許因為是舊片,看的人稀稀落落,我看的電影廳竟然只有不到十個人.......

那到底星際大戰首部曲3D版值不值得看?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新聞報導「陣頭」票房破億,導演馮凱大感驚訝,因為當初口碑場竟然只有一個人.....我想問題是出在預告片,「陣頭」這部片是很少數我在票房破億以後才去看的電影,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預告片看起來完全不吸引人──剪接預告片的人應該要打屁股,竟然可以把這部這部非常有趣的片子剪成荒腔走板又無聊──害我一開始完全不想去看。

看完全片後,在此先特別說一聲,千萬別被預告片「騙」了,「陣頭」真的是很好看的一部片。

在預告片中,主角在一堆講台語的其他人之中一直講國語,這在電影正片的前十分鐘就知道是怎麼回事,與整個故事的主軸有相當重要的關係,但是只剪一些片段出來時,只覺得主角在「裝孝維」;而梨子高喊「[跟我打」,在片中前後連貫下,是很振奮人心的一段,可是預告片剪得沒頭沒尾,看起來好像是在發神經,整個感覺都錯了。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雖然我從來不是痞子英雄電視版的觀眾,但是看在預告片看起來非常有誠意之下,還是來共襄盛舉支持一下,身為一個新觀眾,我不覺得電影版是不是原班人馬到齊有什麼關係,就結論上來說,整片看完也還蠻歡樂的,但是缺點也不少。

在我抱怨缺點前,還是一樣提醒一下這部片的拍攝預算為新台幣3.5億元,最近的好萊塢同類型片「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的預算為1.45億美元,合新台幣45.3億圓,「痞」只有不到它的十分之一。

我認為,全片在動作性上最大的問題是完全無視物理原則,譬如一開始吳英雄從運鈔車上因緊急煞車被摔下來,很明顯的看得出來是吊鋼絲拍攝,但是飛出去的軌跡和動態感,以及演員的動作都不對勁,變成好像在半空中滑翔似的,讓我馬上出戲。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鞋貓這個角色,在被夢工廠拿來放進「史瑞克」系列以前,最初是出自法國童話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磨坊主人生了三兄弟,當磨坊主人去世的時候,大哥搶走了磨坊,二哥拿走了推磨的驢子,小弟只得了一隻貓。然而,這全家人都不曉得這不是一隻普通的貓,他不但會站著走路還會說話,貓要求他的新主人,也就是小弟,給牠一雙小靴子,而牠就會為主人帶來財富。

小弟半信半疑的給了,於是這隻貓就到田野裡去抓兔子和各種獵物,然後袋裝起來,穿起靴子,去拜見國王,把獵物以主人之名獻給國王,牠捏造主人是「卡拉巴斯侯爵」,當然,實際上並沒有這個侯爵。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我們買了動物園」一片是由真實故事改編,但改編總是要「戲劇化」,於是這個故事也就有了大幅度的變動,首先,這座動物園原本是位於英國,電影中被搬到了美國;而麥特戴蒙飾演的主角班傑明‧密是位DIY專欄作家,不是片中冒盡各種風險的採訪記者;他的妻子是在他們買下動物園以後才過世,而電影中改成他是為了擺脫喪妻之痛才買下動物園,還跟美豔的管理員譜出戀曲。

而就是買動物園的本身也沒那麼容易,電影中他們說買就買了,簡直是「衝動購買」,實際上,密一家人因為缺乏經營動物園經驗的關係,購買申請一直被回絕,光是買到動物園,就花了2年的時間,也就是說,他們一家是有經過深思熟慮的;而密家的兩個小孩,實際年齡比電影中小得多,分別是6歲與4歲大而已,所以也不可能有如電影中哥哥的「校園危機」青少年叛逆,或跟漂亮的鄉下美眉談戀愛等情節。

比起這些重大改變,劇中逃走的是隻熊而不是真實中逃走的美洲豹,似乎就顯得無關緊要了。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小勞勃道尼與裘德洛主演的第一部福爾摩斯開創了很多新的表現手法,故事角色的塑造脫離傳統,個性鮮明,相當吸引人,第一集的成功讓像我這樣的觀眾買了第二集的帳,但第二集是否能符合期望呢?

首先,我要嚴重抱怨一件事,那就是上集由Rachel McAdams飾演的女主角艾琳,貌美如花又古靈精怪,為上集增色不少,竟然因為片約問題,只能演出一下下而在一開始就被賜死了......

另外中譯「詭影遊戲」的「詭」也名不符實,整部片打從最最最開始福爾摩斯就大辣辣的把目標用紅線標出來,就是莫里亞提教授,連個猜謎推理過程都沒有,事實上在第二集之中,推理的部分的確少得可憐,也根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謎團可言,就是看福爾摩斯一路過關斬將就對了。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部「醉後型男日記」的英文原名「The Rum Diary」是「蘭姆酒日記」的意思,說起來,讓在「神鬼奇航」之中飾演整天討蘭姆酒喝的傑克船長聞名的強尼‧戴普來飾演主角實在再適合不過了,相信很多朋友也是因為他的個人魅力才來看這部片......不然光看預告和簡介誰知道這在演啥,還有這片名是怎麼回事,誤導觀眾以為是「醉後大丈夫」那類的搞笑片嗎?

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蘭姆酒日記」(實在不想用官方翻譯)一片可是大有來頭,它的原著出自美國知名報導文學及政論作家Hunter S. Thompson的自傳式小說,故事中強尼‧戴普飾演的坎伯就是他自己的化身,1960年,Hunter S. Thompson來到波多黎各,在一家當地的運動報工作,沒多久報社就倒了,於是他到《聖璜市星報》找工作,雖然當時的主編沒有錄取他,卻和他成為畢生的好友,Hunter S. Thompson也在《聖璜市星報》裡認識了很多記者與工作人員,他把他們的見聞,與自己的經歷,融合在一起,就成了這部「蘭姆酒日記」。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話說不可能的任務系列,第二集是解謎簡直把觀眾當白癡,還在片中自婊說:「就這樣?」「對,就這樣」,武打的部分搞的太誇張,結果不但不帥氣還淪落到可笑;第三集則可能是想改正第二集的缺失,結果過猶不及,搞得腦袋有洞(在腦中裝微炸彈),還死了又活活了又死的,整個慘不忍睹.......

不過看在阿湯哥的面子上,還是去看了這回的第四集......幸好有去看!這部真的可說是雪恥之作。

首先在武打動作上,兼具精彩與可信度,有拳拳到肉的感覺,而配合阿湯哥老了,許多動作戲份也會讓他稍微「凸鎚」,譬如說在杜拜大樓上他就差點跳失敗而演出驚險鏡頭,這些小設計不但讓情節更真實也更人性化,也增加了許多劇情張力。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姊妹」的原文「The Help」的意思是(黑人)家傭,故事顧名思義以黑傭為核心議題,中譯成「姊妹」,大概怕翻成「黑傭」的話國內觀眾會沒興趣吧XD

我很早就注意到這部片了,因為在美國這部片票房表現出乎許多人意外的好,以一部小製作電影,討論一個嚴肅的議題,又沒有什麼大牌演員,竟然雄霸了票房冠軍好久,當時看片段也不知所以然,直到看完全片後,才恍然大悟,引述一位美國影評人的說法:「只要你給觀眾的不是垃圾,他們自然會花錢進場看電影。」

這邊又要再說明一次,美國所謂的「小製作」是2~3000萬美元,以「姊妹」來說,它的預算是...噹噹,2500萬美元──不多啦!就差不多是「賽德克‧巴萊」上下集總預算──這就是「小而美」的「小製作」電影囉!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丁丁歷險記》是比利時漫畫大師艾爾吉(Herge,H不發音)享譽國際的作品,翻譯成80幾國文字,全球銷售3.5億本,在台灣,《丁丁歷險記》於1978年起發行中文版,總共出版了12集,當時也是膾炙人口,大概30歲上下的朋友應該都記得主角記者丁丁。後來丁丁卻被用來專指天線寶寶角色,又因天線寶寶中文台詞「丁丁是個人才」而成了形容白目白癡的用語,實在讓人很傷心,很高興《丁丁歷險記》改編成電影,讓大家能再度認識到這位記者丁丁。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先前我說「先生你哪位?」大概是今年最「不信、不達、不雅」但是卻是最好的電影名中譯,才沒多久,馬上遇到這片「魔球」,也是「不信、不達、不雅」...但是大概是最爛的電影名中譯。且讓我抱怨個幾百個字先。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先說個題外話,鋼鐵擂台裡的機械人,其實很多都是「真的」,史蒂芬史匹伯認為一部影片裡面最好要有多一些「真實元素」,不要什麼都用電腦特效繪製,導演也認為有真的機械在場,演員表現比較自然,不會老是對著綠幕或空氣說話,因此雖然電腦3D模型都已經做好了,劇組還是決定同時製作實體的可動機械人,在全片中,只要機械人沒有在走路或打鬥,就都是「真鋼打造」...Real Steel...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猜猜看,這部小品都會愛情片,拍攝預算是多少?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對我們這一代的人來說,五月天可說是我們真正的青春的回憶,從「叫我第一名」的年少輕狂,到初出社會成了「憨人」──「看到滿天全金條,欲拿無半項」──追求理想遇上無數挫折,仍然「倔強」,又終於回頭認識身邊的人才是「天使」,要照顧「最重要的小事」,而又在社會的不公不義下「抓狂」,想要「離開地球表面」,結果不成而「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一路唱來,都是人生的寫照。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可否認,這部片是衝著帥哥美女去看的,帥哥指男主角,飾演過「美人心機」中兩姐妹的兄弟,與「決勝21點」主角的Jim Sturgess,美女自然就是安海瑟葳(無需多加介紹了吧XD)了。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話說上一集「汽車總動員」(Cars)開始宣傳的時候,我心想,PIXAR瘋啦,以汽車為主角,會好看才有鬼,結果抱著「給你最後一次機會」的心態進電影院,啊怎麼會這麼好看...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話說壹電視真是害人不淺,今年好看的電影多到看不完(害我影評分數都嚴重偏高),挑片很兇的狀況下,看到雷片的機會就減少了,但壹電視讓人很輕易又很便宜的可以看到一些當初被挑掉的片,結果就...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Marvel系列作以外,今年又多了一部漫畫改編的作品,沒錯,「星際飆客」──原文直翻的話就是「牛仔大戰外星人」──正是一部漫畫改編的作品,啊?沒聽過這部美漫,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話說,藍色小精靈應該是咱們30上下世代的懷舊題材,現在的小朋友應該沒看過才對,但好多家庭都帶小孩子一起去看(或許為了世代傳承?),這部片大概是最近影廳內小朋友最多的一部片,而且很有趣的是,小朋友們看完都會跟著藍色小精靈的主旋律「啦啦啦啦啦啦」...所以如果要看「藍色小精靈」不用認影廳,看前一場散場有很多小朋友「啦啦啦啦啦啦」就知道了。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