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茲大帝」聽起來陌生?其實你一定知道這個奧茲,他就是《綠野仙蹤》(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童話中的那個奧茲,1939年,《綠野仙蹤》改編為電影,主題曲「在彩虹彼端」(Over the Rainbow)想必大家也耳熟能詳。「奧茲大帝」可說就是1939年「綠野仙蹤」電影的前傳故事。

那麼,在談電影本身之前,又要進入本部落格落落長的講古時間XD

 

《綠野仙蹤》出版於1900年,在這一年,世界博覽會於巴黎開幕、澳大利亞六個殖民地組成聯邦、八國聯軍攻入北京,而普朗克也發表了他的《量子論》……提一下這些事件讓大家稍微體會當年的時代背景。

作者萊曼‧法藍克‧鮑(以下稱為鮑萊曼),是個「富二代」,出生於石油業鉅子之家,從小就很害羞,又有先天性心臟病,童年大半時間都在看故事書與想像幻想朋友中渡過,成年後他打算當個演員,想當然受到父親反對,於是他浪跡天涯,到處找機會實現他的演員夢,說起來跟「奧茲大帝」片中的奧茲還挺像的。

鮑萊曼是個夢想家,他的老婆卻跟他剛好完全相反,是個很實際的人,成天擔心家用不足,倒是鮑萊曼的岳母很支持他,鼓勵他把說給兒子聽的床邊故事整理成書,這促成了日後《綠野仙蹤》的出版。

19005月,鮑萊曼完成第一本樣書,7月,參加芝加哥書展,受到相當好評,9月,書首刷1萬本,還沒正式上市就預售一空,10月,連第二刷15千本都快要售罄,諷刺的是,出版商喬治‧M‧希爾一開始根本不想出版這本書,只因為有劇場打算將《綠野仙蹤》改編為音樂劇才願意出版。

這麼勢利又沒眼光的出版商自然不可能經營的多好,1901年,儘管《綠野仙蹤》大賣,喬治‧M‧希爾的出版社卻破產倒閉了,鮑萊曼收回出版權利,轉交給鮑伯─梅瑞爾公司出版,到1938年,《綠野仙蹤》售出100萬本,1939年改編成電影後更助長銷售,至1956年已經售出300萬本。

但是《綠野仙蹤》卻是鮑萊曼一生的「巔峰之作」:自此就開始走下坡。他撰寫相當多系列續集,每次都想宣稱這是最後一本《綠野仙蹤》系列,但是每當他寫新的故事,銷售只能說是常敗,在經濟壓力與讀者不斷來信催促下,只好又回來寫《綠野仙蹤》系列。(諷刺的是,有些新的故事在他死後卻受到歡迎)

不甘寂寞的鮑萊曼曾想在加州外海找個小島蓋《綠野仙蹤》樂園,找一個與主角同名也叫桃樂絲的女孩當公主來統治這個島,這個一聽就覺得是作夢的計畫果然無疾而終;鮑萊曼也投資音樂劇,差點因此破產,只好把書的權利一一售出;他最後集資成立綠野仙蹤電影公司,卻把綠野仙蹤的名字搞成了票房毒藥,最後因為壓力過大,於1919年中風病逝,得年63歲。

 

聽完鮑萊曼悲傷的人生故事,就不難體會為何1939年「綠野仙蹤」電影的最後,暗示桃樂絲的冒險都是一場夢,只是她想逃避現實世界所做的不切實際幻想。

「奧茲大帝」也繼承了這樣的故事設計,在片頭,奧斯卡唯一真心所愛的女子安妮,跑來告訴他:有人向她求婚,其實是暗示她想嫁的是奧斯卡,希望奧斯卡帶她走,她知道奧斯卡不甘於平凡,想追求偉大,願意跟他一起吃苦,但是奧斯卡卻沒有勇氣接受她,一方面不認為自己能承擔那個責任,也不願讓所愛的女人吃苦,於是打算放任她嫁人去。

這是他心中最大的悔恨,而在奧茲王國中,不難發現南方女巫葛琳達與安妮長得一模一樣(都是蜜雪兒威廉斯飾演),這也是奧斯卡一見到她就馬上相信她的原因。

 

……題外話,安妮要嫁給蓋爾,而「綠野仙蹤」桃樂絲的姓就是蓋爾,暗示桃樂絲其實就是安妮與蓋爾的女兒……

 

而在片頭,奧斯卡表演中,一個下半身麻痺的小女孩相信他的「法力」,請求他讓她能重新站起來,奧斯卡面對那麼相信他的小女生,卻因為自己其實只會變戲法根本沒有法力,只能拒絕,讓小女孩傷心欲絕,這也是他心中十分悔恨之事,所以才會罵助手出氣。

在奧茲王國,奧斯卡遇上了瓷娃娃,瓷娃娃也斷了腿,不過這次奧斯卡卻能用強力膠把她的腿黏好,使她能重新站起來走路,解除了他心中的遺憾。如果有注意,不難發現瓷娃娃的配音員,就是飾演輪椅女孩的裘伊‧金。

 

而片頭中奧斯卡老是苛待助手,動不動打罵,其實他心中很感激助手無怨無悔的付出,只是受到環境壓力太大,失意下總是拿他出氣,這也是他一直很後悔的事,他內心希望有天能好好對待助手,回報以誠摯的友誼。

在奧茲王國,奧斯卡拯救了飛猴,結果飛猴變成他的僕人,一路被虐待到最後還是不離不棄,奧斯卡送給牠帽子代表誠摯的友誼,這也是彌補現實中的缺憾,聰明的你一定已經想到……沒錯,飛猴的配音員,也正是飾演助手法蘭克的札克‧布拉夫。

 

而在片頭,奧斯卡說他想成就偉大事業,想到大劇院表演,要像脫逃大師胡迪尼,與發明家愛迪生一樣偉大,這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也在最後的冒險中完成,他先詐死,就像胡迪尼的表演一樣死裡逃生,然後用愛迪生的投影機製造幻像,拯救世界的同時娛樂了滿堂的觀眾,最後和葛琳達共譜戀曲,滿足了他所有的夢想。

講到這邊,相信本片的暗示已經很明顯,當然,最大的暗示就是王國的名字竟與奧斯卡的綽號奧茲一模一樣,這直接表明了奧茲王國其實正是奧斯卡的內心世界:

邪惡的東方女巫伊娃諾拉,代表奧斯卡的野心,為了力爭上游,不惜一切手段,謀害了他原來的善良本性──也就是前任國王。

天真的西方女巫希奧多拉,則代表奧斯卡的處處留情,他一方面天性風流,一方面是為了利用這些女生,卻總是「用過就丟」,以為無傷大雅,卻往往害得對方心碎,一開始得到一些好處,就如同希奧多拉帶他到翡翠城,最後他的這個壞習慣終於反噬,害他差點被打死,只能坐上熱氣球逃走,如同希奧多拉吞下毒蘋果後轉化為最可怕的敵人。

 

那麼後來奧斯卡如何了呢?

 

回顧「綠野仙蹤」,我們發現多年後,東方女巫仍然肆虐,西方女巫侵略王國,奧茲只能躲在翡翠城,一事無成的繼續變戲法騙人,只想著有一天要回到馬戲團去表演,而安妮已經跟蓋爾結婚生了桃樂絲又雙雙過世,讓她成了孤兒……所以顯然沉浸在夢中並不是件好事。

 

「奧茲大帝」與「綠野仙蹤」的連結,也不只桃樂絲姓蓋爾,在一開始,奧斯卡嚇跑了一隻獅子,那正是後來桃樂絲的夥伴膽小獅,在最後大戰中神農族製造了稻草人,而神匠的領袖則正是機器人的製造者。

西方女巫希奧多拉一流淚臉上就留下傷疤,並不是表示她「怨念」很深,希奧多拉的魔法是火球,暗示她是火的魔女,怕水,日後桃樂絲不小心潑了她一桶水,她就整個人溶掉了。

 

既然兩部電影的故事都只是一場夢,那真實的故事又是如何呢?若把兩片的故事連起來看,完整的真實世界故事大概是這樣子:

 

奧斯卡狼狽逃離馬戲團,過程中內心天人交戰,決定要悔改(趕走東方女巫),也決定不再捻花惹草(趕走西方女巫),並回去找尋真愛(南方女巫)安妮。

但安妮卻已經結婚了,稍後病逝,留下孤兒桃樂絲,於是奧斯卡一蹶不振。

桃樂絲與她的叔叔亨利和姑姑安同住,農場上有三個僱工,都太忙而沒空照顧她,她不敢(膽小獅)、不想(無心的機器人),也不知怎麼(無腦的稻草人)去跟他們相處,只有小狗托托是她唯一的玩伴。

桃樂絲被姑姑責罵要她找個「妳不會惹麻煩的地方去」,被困在現實壓力中的桃樂絲悲傷的唱起了「在彩虹彼端」,最後終於逃家。

桃樂絲遇上了一事無成的奧斯卡,她的出現喚醒了奧斯卡的愛(葛琳達出現),也撲滅了奧斯卡的野心(房子一開始就壓死東方女巫),斷絕桃花債(溶化西方女巫),把他從沉浸幻夢中拯救出來(戳破了奧茲的把戲),奧斯卡則幫助她打開心防,而能與人相處(三個夥伴有了膽、腦、心),最後奧斯卡也在桃樂絲的幫助下重新振作(回到現實世界)

 

不知各位覺得這個解讀如何呢?

 

不過這個故事還有很多種不同的解讀,其中最有趣的解讀,還與金本位有關,這要怎麼說起呢?原來1873年,美國國會制定《錢幣法案》時,為了加入當時的國際金本位潮流,竟然故意忽略本位銀元,使得美國從金銀複本位變成實質金本位,1900年,美國正式宣布金本位,正好與《綠野仙蹤》同年。

金本位造成的通貨緊縮對小老百姓非常不利,只有利於美東的大銀行家,以及美西的金礦與油礦業者,而美南的純樸農民與美北的工人階級則深受其害,當時稱為「戴上黃金的刺冠」,他們要求恢復銀的貨幣地位。

1964年,亨利‧小野 (Henry Littlefield)「發現」《綠野仙蹤》的內容與當時情況有驚人吻合:奧茲「Oz」就是黃金的稱重單位「盎司」,邪惡的東方女巫就是美東大銀行家,邪惡的西方女巫則是美西金礦與油礦業者。

出身肯塔基農家的勇敢小女孩桃樂絲,穿著小銀鞋(原著中為銀鞋,電影中改為小紅鞋),無庸置疑的代表了銀幣的力量。

善良的南方農民,也就是稻草人,與北方工人,也就是機器人,必需連手起來對抗邪惡女巫的壓迫,他們還有個夥伴獅子,那指的就是強力反對金本位的美國總統候選人布萊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

翡翠城則代表美國首都華盛頓,人民以為在那邊可以得到解救,早已內定金本位的總統(奧茲)卻只是漫談一堆空話,變弄政治戲法玩弄他們。

桃樂絲打倒了銀行家與礦業者,戳破華府的謊言,把總統送回老家去,而稻草人、機器人與獅子都成為一方之王,代表農、工以及布萊恩成為人民的新主人。

可惜事與願違,美國最後還是進入金本位,而布萊恩選三次總統都敗選。

 

 

看起來好像有這麼一回事,不過夢想家鮑萊曼真有這麼深入的政治與財經見解嗎?歷史學家認為以鮑萊曼的學識背景來說恐怕是不大吻合,而且《綠野仙蹤》出版60多年來,從未有人認為與政治諷刺有關,所以應是亨利‧小野「想太多」,不過,有這麼多巧合之處,也不失為一個趣聞,不是嗎?

 

 

故事性:60

 

娛樂性:90

 

啟發性:80

 

聲音及影像表現:90

 

總評(非平均)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