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原本刊載於想想論壇,此處為純文字版,完整圖文版請至想想論壇閱覽)

 

前回提到大陸議會將希望放在「薩拉托加的英雄」侯瑞修‧蓋茲身上,期望他能扭轉在南方戰場的劣勢,蓋茲面對這個艱鉅考驗,可說胸有成竹,他甚至在戰前大言不慚的說將明日與康華利斯共進早餐──戰勝英軍而俘虜康華利斯。

在大陸軍的南方部隊中,還有一位真正的實戰派,出身今日德國巴伐利亞的凱伯男爵約翰(Johann de Kalb),與好友拉法葉一起加入大陸軍,並代表法國作戰,他先前奉華盛頓的命令率領以堅忍善戰聞名的馬里蘭與德拉瓦部隊前往支援南方戰場,曾經在七年戰爭中作戰的他是貨真價實的沙場老將,不過他身為外籍將領,大陸會議寧可空降蓋茲,而不是把部隊指揮權交給他。

凱伯男爵約翰對此並沒有怨言,或許他應該要有的,因為蓋茲接下來開始一連串的倒行逆施。

首先是行軍路線的選擇,大陸軍要趕往康登阻擋英軍進擊,由於倉促成軍的這些民兵糧食嚴重缺乏,凱伯男爵本來規劃一路經由獨立派民眾居住的地區,以取得民眾協助糧食供給,如此會繞一小圈路,之後從南方攻向康登,不僅可以收背後攻擊的效果,一但戰敗,也能安全退回友善的地區。

但蓋茲否決了這個路線,他下達命令:直線前進!

地圖上兩點最近的距離是直線,但是直線前進卻要經過保王派佔多數的地區,一路上還有無數溪流與沼澤,一下大雨就會氾濫成災無法通行,而現在軍中連下一頓飯都沒有著落,將領們面面相覷,凱伯男爵發起將領聯名請願要求蓋茲改變路線,但蓋茲自認為是「薩拉托加的英雄」,對請願充耳不聞。

軍隊馬上遇上困難,糧食見底,保王派農民帶著所有可吃的東西逃了,士兵只能收割還沒成熟而發青的玉米,吃到拉肚子不止,蓋茲不承認自己的錯誤,還用上「望梅止渴」的招數,向部隊謊稱載滿糧食的輜重隊馬上就要到了。

於是餓得要命又累得要命的大陸軍,就這樣直直的往康登前進,不意外的,英軍也在同時已抵達康登附近,這時,蓋茲突然面對了一個難題,他無法留在原地,因為沒有任何糧食,但是如果他轉往南方,英軍會在他的屁股後頭遮斷北方的支援,如果他轉往北方,到獨立派的區域取得糧食,他又會看起來像是撤退,這是「薩拉托加的英雄」不能做的事,否則他一路「顧人怨」下來,民兵馬上會跟他鬧翻。

蓋茲想都不想就解決這個難題:他直接朝著英軍前進。

英軍已經佔據有利的高地,直直的朝著他們,在英軍眼皮子底下前進,與其說大膽,不如說找死,凱伯男爵再度提出異議,認為應該趁夜繞行到英軍背後,奇襲並試圖取得英軍的補給物資,不過「薩拉托加的英雄」豈能聽下級的指揮?蓋茲再度拒絕接受提議。

兩天後,蓋茲得到一隻民兵增援,他突然又決定應該分兵去擄掠英軍的輜重,於是他不僅沒有把這隻民兵納入部隊,還從部隊中分兵出去……蓋茲顯然忘了伯哥因是怎麼輸掉薩拉托加會戰的,他可說完全在重複伯哥因的錯誤:以政治考量選擇行軍路線、缺糧時又分兵出去搜集糧食。

蓋茲甚至連「數字上的管理」都有問題,決戰前夕,蓋茲認為自己有7000人部隊,事實上他只有4100人,其中只有3052人能作戰,當他的部下指出這點時,蓋茲強硬的回以:「那也足夠達成我們的作戰目標了。」

蓋茲更把騎兵當成進攻的先鋒,騎兵軍官抗議,說這是愚蠢的做法,因為騎兵擺最前頭,英軍遠遠聽到騎兵的馬蹄聲,就知道大陸軍攻來了,如此一來根本就失去了奇襲的意義。但是蓋茲無論如何,就是絕不更改自己的命令,他認為死不認錯才能維持威嚴。

大陸軍連夜出發,想要給英軍來個奇襲,好巧不巧的,康華利斯也正想給大陸軍來個奇襲,雙方出乎彼此意料的在大半夜撞在一起,兩方立即交火,然後在夜色的影響下逐漸停止戰鬥,雙方在600碼的距離大眼瞪小眼。

這時蓋茲才明白英軍有3000人兵力,而不是他以為的只有1~2000人,蓋茲的驚恐溢於言表,但是此時他還來得及退兵,凱伯男爵就建議他退兵,但「薩拉托加的英雄」蓋茲怎能退兵呢?於是他犯下伯哥因的最後一個錯誤:在還能全身而退時卻選擇決戰。

但是,把蓋茲跟伯哥因相提並論,真是汙辱了伯哥因,因為伯哥因至少在戰場上還指揮得當,蓋茲呢?

當晚,雙方互相小規模交火,破曉時英軍開始行動,往大陸軍的左翼推進,展開隊列,左翼指揮官向蓋茲回報,並建議趁英軍在整隊,可以發動突擊,蓋茲回以:「就這樣辦!」

這就是整場會戰中蓋茲唯一下達的命令。

明明曾經跟隨英軍作戰的蓋茲,卻忘記英軍的紀律與列隊速度,大陸軍才想要突擊英軍,他們隊列早已完成,反而是大陸軍這方,由於都是才剛招募的民兵,一前進就亂成一團,英軍見機不可失,反而對大陸軍發動突襲。

英軍一輪齊射後就開始刺刀衝鋒,大陸軍的軍官們大喊:「別怕!我們也有刺刀!」但是這些鄉民們儘管平時習於用獵槍打獵,刺刀卻是生平第一次看到的新鮮事物,才拿到不過一兩個禮拜,別說要拿它來作戰了,當英軍衝殺聲震天尬響,成排冷森森的刺刀朝他們逼近,民兵們放了一槍,就落荒而逃。

於是大陸軍的左翼就這樣不戰而潰,當中路部隊看到左翼四散奔逃時,他們感染了恐慌,於是也拔腿就跑,這些亂竄的中路民兵,把後方擔任預備隊的馬里蘭部隊也衝得亂成一團,頃刻間大陸軍有三分之二潰逃,少數還堅守崗位的馬里蘭部隊很快被英軍淹沒。

在右翼的凱伯男爵,卻因為戰場上兩軍的煙硝遮蔽視線,不知道全軍已經逃了大半,他還以區區600人拼命奮戰當前約1000人的英軍,在右翼,反而是凱伯男爵發動刺刀衝鋒,衝潰了英軍隊列,還俘虜了50人,不過英軍很快繞到他的側面,凱伯男爵後退重整,又發動攻擊,再被英軍戰術驅回,雙方這樣來來回回好幾次。

凱伯男爵的座騎中彈倒地,他就步行指揮,在熱戰中,英軍一位軍官對他當頭劈下一刀,砍得他頭破血流,他的部下懇求他撤退療傷,但凱伯男爵沒有接到任何撤退命令,於是他持續奮戰,卻不知道康華利斯已經把全軍可戰之士約2000人全用來包圍他這僅存的600人。

凱伯男爵浴血奮戰,身披十一道傷口,最後終於不支倒地,他的部隊失去領袖後仍試圖堅守戰場,但英軍的騎兵趕到,終於擊垮了這隻大陸軍。康華利斯被凱伯男爵無比的英勇所感動,戰後身負重傷的凱伯男爵被英軍草草扔在車上,康華利斯騎馬前來,命令善待他,並派醫師治療他,但凱伯男爵仍在三天後身亡。

那蓋茲呢?

當大陸軍崩潰時,蓋茲嚇得比士兵們還恐慌,他騎上他那匹全軍最快的駿馬,頭也不回的狂奔了60哩。

事後,蓋茲遭到解職,由自學兵法、缺少實戰經驗的格林將軍取代,但是「理論派」的格林將軍日後的表現卻遠比蓋茲好得多。

號稱實戰派的李將軍與蓋茲將軍,卻都在戰術上恣意胡來,不聽下級建議,拿自己的資歷聲望壓人,在真正戰況緊急時,跑得比誰都快。李將軍不如華盛頓,蓋茲也不如格林,似乎說明實戰派不如理論派?甚至,以往總認為理論派「紙上談兵」,不顧實務,但從蓋茲的行為看來,「實戰派」反而更無視實務,更紙上談兵?

或許應該說,李將軍與蓋茲將軍,是「假實戰派」,真正的實戰派,應該是如史塔克,或如凱伯男爵,他們浴血奮戰,卻是蓋茲這種人功成名就,蓋茲的實戰名聲本是欺世盜名,當真正的考驗降臨,蓋茲這樣的人,表現自然荒腔走板。

p.s.:康登會戰大敗在2000年時被拍進梅爾吉伯遜主演的電影「決戰時刻」(The Patriot),不過片中的歷史考據,跟梅爾吉伯遜其他電影一樣,錯誤處遠比正確的多。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