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批評《過於喧囂的孤獨》,不過就是「一個酗酒的廢紙回收工人,因為上班愛打混,最後被裁員的故事」,其實‧‧‧‧‧‧故事大至上就是這樣沒錯!

正是因為故事相當簡單,所以突顯主角的特性,與那個時代的淡淡的、冷酷的氣氛。

漢嘉之所以上班打混,原因跟千千萬萬上班族一樣:他所做的工作並不是他喜歡做的,這份痛苦他以上班時順便看書來打發──我們可能很難體會鐵幕中的捷克,但是上班偷打MSN、上facebook解悶的經驗許多台灣人都有──一頭栽進書中的世界時,他可以想像,進入老子孔子和其他哲人的世界,也因此,他可以從真實世界的困頓中得到解脫,安於沒有未來,一成不變的日子,書就像他的宗教信仰,他的救贖者。

讀者都看的出漢嘉最後被裁員的結果是必然的,因為他的工作帶來痛苦,必須抒發,因此他耗費了許多時間在「打混」,成為主管的眼中釘,但是他也沒有別的生活方式可選擇,這就是他的宿命,作者擅長的就是描寫這種被拋棄在時代垃圾堆的人的故事。

被裁員前,有個插曲,他發現新型的壓力機將取代他的工作,所以他被裁掉不只是因為他打混──他一直在打混,但先前並未有這麼迫切的危機──還因為時代改變,舊時光不復返。

書中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漢嘉的舊情人「甩大糞的曼茜卡」,她提供了一個對比,漢嘉透過回想她的故事闡述自己的過去,青年時代的他顯然還蠻成功,但是後來他卻淪落到與壓力機跟一堆蒼蠅為伍。

想想,我們有多少青年時期的朋友曾經很上道,或在青年朋友間很吃的開,或是校圓風雲人物,最後卻平凡的過一生呢?

但曼茜卡則是頻頻出糗,永遠被人排斥恥笑,最後,她卻成了天使飛向天際(過想要的生活),雖然用的是不道德的手段,漢嘉反而成為一個糟透了的骯髒大叔,只能死在壓力機中。

我覺得這本書好就好在他寫實到很殘酷的境界。

在故事中,漢嘉很了解書本的價值,他尊敬這些知識,卻不得不把它們送進壓力機裡去,當最後他看到新機器時,他震驚了,與其說是對自己將失業的震驚,不如說是對那些書的命運的震驚,它們連一次都沒被翻過,根本沒賣出去的書,雪白的書頁被青年們撕下後壓成一包,漢嘉平時所壓縮的,至少還是舊書,有的有歷史,至少被看過或擺過的,而那些新書卻是印出來後一直放在倉庫,從未被人看過,就直接被回收,就像漢嘉生前死後,沒人會知道他曾有的超凡智識,只會說「又一個自殺的邊緣人」。

這故事或許應該從後面往前看,想像一下,當台灣有個漢嘉這樣的人自殺,會是如何呢?最多就是社會新聞欄裡頭小小的一則「勞工因失業自殺」新聞,然後變成每年自殺數字加一,如此而已,或許有一句「社會邊緣人本來就隨時有可能會自殺」的評論,這評論還很可能來自你我,因為你我並不是社會邊緣人,一般來說,我對社會邊緣故事多半「可以了解而不能理解」。

但漢嘉不是個普通的社會邊緣人,他並不反社會,他在可能的範圍內去適應那個社會,問題並不全出自於他沒有抗壓能力,而是他所處的社會本身是絕望的,一個喜愛文學哲學的人在鐵幕中該如何自處?除了躲到自己家裡的書堆還有哪裡可去嗎?

我只在小時候經歷戒嚴時期,早忘得差不多了,對鐵幕裡的氣氛應該是陌生的,我離社會邊緣人很遙遠,平常也不愛看描寫社會邊緣人的各種作品,但是在字裡行間,每個人的小小動作,對話中,就能感受那個氣氛,理解漢嘉的悲哀,這是赫拉巴爾獨到之處。

漢嘉狹窄的生存空間隨著時間慢慢被壓縮到極限,就跟他最後決定的死法一樣,他並不是昧於時代變化的落後份子,他一聽到有新機器就要去看,一看就了解自己的命運,和直到自己工作被新技術取代還不知不覺的人比起來可說有遠見的太多。

但是知道自己將被毀滅卻無力改變,反而比燕雀茍安者還悲哀,漢嘉的悲劇不是無知,或有心理障礙,或是缺乏抗壓性,或不能適應社會,而是渺小的個人在大環境下的無能為力,他並沒有選擇的機會。

很多時候我們也是沒有選擇的機會,也是一樣沒有改變環境的能力,其實我想漢嘉與台灣人的距離沒有那麼遙遠,很多人都是漸漸的被逼到夾縫中,壓縮。

其實整個社會就是個大壓縮機,逃出來的人,回頭看著裡頭,總是帶點驚懼,帶點同情,然後跟漢嘉一起說聲:天地不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