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系列文章原本刊載於想想論壇,此處為純文字版,完整圖文版請至想想論壇閱覽)

話說自從蒙矛斯會戰後,華盛頓在北方戰場,有整整三年的時間沒有任何動靜,一方面是因為柯林頓在蒙矛斯會戰中了解大陸軍已非吳下阿蒙,不敢輕易出兵,另一方面,柯林頓在紐約深溝高壘,大陸軍也不易越雷池一步。

但這不表示華盛頓就不想拿下紐約,尤其是他認為加上法國海軍以及法軍在羅德島的的兵力以後,可以對紐約發動攻勢,他好幾次提案,希望聯軍攻擊紐約。但與他的認知相反,柯林頓在紐約坐擁14500人的雄厚部隊,且紐約經多年經營,防禦工事極為完整,若真的照華盛頓的想法進攻紐約,鐵定會釀成一場自殺式的大災難。

這時又是由下而上的民主決策過程拯救了大陸軍,華盛頓的幕僚群反對他的輕舉妄動。

而法軍方面則提出了不同的建議,法國海軍有一支艦隊在西印度群島作戰,統帥格雷西(De Grasse)將軍表示,可以來到殖民地沿海,一時停留維吉尼亞州門戶,也是美國最大河口海灣契沙比克灣,為大陸軍與法軍的聯合行動提供掩護。

於是,法國海軍的行程決定了華盛頓的進軍時間與地點,紐約不用考慮了,下個作戰就是對付康華利斯。

華盛頓對進軍的目標徹底保密,所有人都不曉得目標是哪,很多人被動員時還認為華盛頓要攻擊紐約了呢,正當大陸軍緊鑼密鼓的往南進軍的同時,英軍又碰上了將軍們勾心鬥角的老問題。

康華利斯在南方戰場的時候,擁有柯林頓的充分信任,然而,當他到維吉尼亞戰場時,雙方互信卻瀕臨破裂,這並不是因為康華利斯在南方失利,勝敗乃兵家常事,根本的原因是來自於康華利斯自作主張放棄南方戰場北進維吉尼亞,當康華利斯在這樣重大的戰略改變上「先斬後奏」,甚至形同「綁架長官」之後,柯林頓對康華利斯也就難以像以往一樣完全信任了。

於是柯林頓一反之前的充分授權,開始從紐約一直下「指導棋」,雖然柯林頓是有能、謹慎又重視情報的長官,但是信件光來回就要好幾天,信送到的時候,狀況都已經改變了,結果只是讓康華利斯不勝其擾。

最嚴重的一次,是柯林頓原本收到華盛頓一直打算進攻紐約的情報──柯林頓的情報是蠻正確的,華盛頓本來的確一直打算攻擊紐約,只是後來沒成行──於是要康華利斯抽回3000名部隊回防紐約,情報一日數變,過沒幾天,又改說要送部隊到賓州,再過幾天,柯林頓終於確定華盛頓要攻擊維吉尼亞,所以又發信來取消前令,要康華利斯準備固守,康華利斯不曉得這是因為華盛頓的行動目標隱匿的很好讓人措手不及,只覺得柯林頓「裝孝維」,在找他麻煩。

所以康華利斯也無視柯林頓對固守地點的建議,決定自行其是,他選擇於約克鎮築壘固守。

柯林頓最後的建議,則是要他在老舒適角(Old Point Comfort)築壘固守。

此外,本篤‧阿諾則建議,應該要選擇陸地四通八達之處為基地。

以後見之明來看,本篤‧阿諾的建議最正確,不論是康華利斯所選擇的約克鎮,或是柯林頓所選擇的的老舒適角,都位於維吉尼亞半島之上,差別只在一個位於中段,一個位於頂端,選擇此地為基地,一旦契沙比克灣海戰失利,很容易被困在半島上動彈不得。

但是本篤‧阿諾是個變節者,英軍普遍瞧不起他,更不會把他的意見當一回事。

而老舒適角與約克鎮相較的話,約克鎮更為不利,因為老舒適點面向大海,約克鎮則面對約克河,對面有格勞瑟斯特岬,一旦敵軍佔領格勞瑟斯特岬,可以封鎖河面,此外,約克鎮地勢低窪,無險可守,週遭幾個小丘若淪陷,敵軍可以砲兵轟擊全城任一地方,屆時就像波士頓圍城戰的最後一樣,只能投降。

但是康華利斯卻自信滿滿的選擇約克鎮為基地,這可能來自於他的過度自負,首先他相當瞧不起敵人,他認為他的對手是拉法葉,不知華盛頓主力將親自到來,又鄙視拉法葉為一個乳臭未乾的小鬼,在書信中公開稱他是「可悲的小男孩」,不把他放在眼裡;另一方面,康華利斯大概對英國海軍有絕對的信心,從未想過萬一哪天英軍沒有制海權該怎麼辦,他認為那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所以不用想應對措施。

但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卻發生了,法國海軍來到契沙比克灣,與英軍激戰,雙方損失不相上下,但是英軍艦隊規模較小,所以無力再戰,灰溜溜逃回紐約去了,這下子英軍突然間沒了制海權。

而法國海軍也幫助華盛頓運兵,整個聯合部隊現在兵力超過康華利斯一倍,從陸上把約克鎮包圍了起來。

康華利斯這下可慘了,由於他根本沒想到會有「不可能發生的事」,一旦發生就束手無策,他只能寫信向柯林頓求援:「如果你沒辦法很快解救我,你可能得準備聽到最糟的消息。」

柯林頓在最快時間內派出英軍艦隊,而康華利斯則一心只想撐到英軍艦隊來臨,於是他又犯了嚴重的戰術錯誤,他放棄了大部分周邊小要塞,認為集中兵力可以支持更久,卻沒想到華盛頓也不會閒著,當康華利斯放棄要塞,他與法軍就馬上進佔,之後,日夜不分的向約克鎮內砲擊,絲毫不給城兵修復損壞城池的時間。

華盛頓與法軍挖壕溝往約克鎮方向推進,最後砲擊範圍甚至可以含蓋整個河面,並到達河對面的格勞瑟斯特岬,接著雙方又拔除康華利斯最後的兩個周邊要塞,並把它們轉變成砲兵陣地。

康華利斯困坐城中,天天遭到砲擊,士兵們只能躲到壕溝中露營,每天都有大量士兵逃亡,真是欲哭無淚,這時,河對面的格勞瑟斯特岬還在塔列頓的控制之下,康華利斯想到最後一個孤注一擲的辦法:趁夜偷偷渡河到格勞瑟斯特岬,從格勞瑟斯特岬突圍。

天公不作美,當第一批部隊在夜色掩護下順利過河,沒想到卻刮起了暴風雨,把渡河用的小船都給打沉了。

這時康華利斯不知心中是否在想:「天亡我也!」他終於決定與聯軍交涉投降……就在英軍援軍艦隊到達前兩天。

約克鎮英軍部隊出降時,不知是有意還是無心,他們的軍樂手,吹起了當時的流行曲《世界天翻地覆》,這首歌實在相當應景,因為當約克鎮7000人投降的消息傳到倫敦,英國殖民地事務大臣喬治‧傑緬向北(North)首相報告這個壞消息時,他大叫一聲:「天啊!全完了。」12月,英國議會決議戰爭已無法再繼續下去。

獨立戰爭的主要戰役至此告一段落,然而,美國卻還沒有誕生,漫長的建國之路,才正要開始……

在這一篇的最後,就與各位分享一下《世界天翻地覆》的歌詞:

要是毛茛嗡嗡叫追著蜜蜂飛
要是船行陸上,教堂在水中
要是小馬騎人,要是小草吃牛
而且貓咪被老鼠追到洞裡去
要是媽媽們會把小孩賣了
賣給吉普賽人去換半個皇冠
要是夏天是春天而且依此類推
那麼整個世界就會天翻地覆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蘭可 的頭像
    普蘭可

    明騎西行記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