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暢銷書,自「古」以來,定義一直「與時俱進」......這邊說的自「古」,其實不過是指十幾年前,但「與時俱進」的速度,已經快到讓人驚愕不已。
最近,中央社有一則報導,訪問聯合文學總經理李文吉,談到出版現況時,有這段敘述:「過去一本書要賣到一萬本以上才可稱上暢銷書,但現在可以賣超過 5000 本就算是暢銷書。」
我並不認識李總經理,所以搜尋了一下,他在聯合文學已工作二十幾年了,是位年資遠遠勝過我的老出版人,大部分讀者認識我始於 2008 年出版的《海角七號電影小說》,不過在那之前,我就已經在出版各環節從事幕後工作,我踏進出版業,大約是 2004 年的事,踏入出版界的年資,至今大概不到李文吉先生的一半。
在那之前,我只是個普通愛看書的讀者,對出版市場並沒有太多了解,後來在出版圈打滾,才略知一二,從前出版界「上古神話時代」的故事,直到後來認識管仁健管大哥,才從他那邊聽到許多,那時,一本什麼教你養出哈佛小孩的書,可以輕輕鬆鬆賣出 20 萬本,但那只是一般般「賣得好」的書,知名經典日劇《阿信》由鍾肇政先生改寫的小說版,賣破 120 萬本,「過去的」暢銷書是這樣的啊!
但是那已經是 1994 年的事了,到了 2004 年我進入出版界時,前輩們談到「過去的」暢銷書──在我聽來就像談「神話時代」的意思──那是 20 萬本,至於當時的暢銷書,則已經「淪落」到 10 萬本的數字,但是說到 1 萬本?要是有人做了只賣出 1 萬本的書,除非是冷門的小眾領域,不然可是會根本抬不起頭來的,1 萬本,表示不論作者還是責任編輯都蒙受一大挫敗。
曾幾何時,漸漸的,5 萬本也敢自稱是暢銷書了,一開始很多前輩和同輩們不以為然,5 萬本也敢吹噓?要當暢銷書基本是 10 萬本啊!5 萬本就說自己是暢銷書,簡直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只是因為今年剛好沒有賣 10 萬本的暢銷書,結果連 5 萬的都敢稱王了。
但是,又過了幾年,卻再也沒人敢瞧不起 5 萬本的暢銷書, 10 萬本已經成為一年可能只有 2 本的極少見數字,有如臥龍鳳雛一般的存在,5 萬本成為新的暢銷書基準了,賣 5 萬本規模的作者趾高氣揚,以暢銷作家自居,驕傲的不得了,嘩,但也沒有人敢反駁,反而認為他的確大牌。
接下來,10 萬本正式成為「神話時代」的故事,5 萬本也變稀有了,稀有到暢銷書的標準不得不再往下降,這回輪到 1 萬本就叫暢銷書,剛好,《橡皮推翻了滿清》在大家幫忙推廣之下(感謝各位)賣破了 1 萬本,於是,小的因為暢銷書的標準下降,有幸升格成為「暢銷書作家」,走到哪邊,出版圈的朋友都說真是暢銷,真是難得,但是,我的記憶還停留在我剛入行的時候,那時候,賣 1 萬本,可是會抬不起頭來的,前輩們說:唉呀,那是過去,大環境早就不同了。
2015 年 5 月 5 日,或許是值得誌記的一個日子,因為這萹中央社報導指出,1 萬本已經是「過去的」暢銷書了,現在 5000 本就算暢銷。
「過去的」,就是那已經是「神話時代」的事了。
所以,暢銷書的定義與時俱進的豈非快得讓人跟不上?當我還惦記著 1 萬本是抬不起頭來的數字,前輩們說此一時彼一時,不知不覺間,1 萬本卻已經成為「過去的」暢銷書,當場榮登神話,成為神話時代的暢銷書作者了,怎不讓人覺得錯愕呢。
賣 5000 本,出版社扣掉版權、印刷、編、校、美編、行銷業務行政等等人事成本以後,獲利並不算十分寬裕,如果這樣是暢銷書,那出版社的日子又怎麼過呢?我們都知道,考試想考 100 分,結果往往是得了 90 分,只想考 90 分,結果總是剩 75 分,只想及格,那不免就要當掉了;做書也是如此,一開始就想做 10 萬本的書,雄心壯志,重金禮聘作者、編、校、設計都用最好的,不怕貴,行銷預算不怕花,最後若是不如預期,也還有個 3 ~ 5 萬本,只想做 5 萬本的書,就難免掉到 1 萬本,而只想做 1 萬本的書,那只得 5000 本也是很自然的了,若淪落到只想著做 5000 本的書,那就難免要落到虧本範圍,在此引用個不算是很恰當的成語:「刻鵠不成尚類鶩,畫虎不成反類犬」。
過去,台灣本土電影也曾經有過這個節節敗退的時期,唉呀,聖石傳說花了3億預算票房卻只有 1 億,實在賠不起,那就只花 3000 萬來拍片吧,拍出來只得票房 3000 萬,那就用 1500 萬來拍片吧,拍出來票房又只得 1500 萬,那就拍記錄片,用 700 ~ 800 萬來拍片吧......越做越小,做到國片在觀眾心中形象越來越差,當時,大部分人對國片的印象是「畫質差、看不懂」,所有環節都不到水準,如果竟說想看國片,會被朋友們用懷疑的眼光看著你,國片上檔常常只在小到不行的廳,更往往無人聞問,就這樣下檔了。
2007 年《不能說的·秘密》率先砸下 6500 萬預算挑戰這一灘死水,這次努力不算完全成功,只得 5000 萬票房,後來靠著海外票房才獲利,但接著就是《海角七號》魏德聖導演砸下 5600 萬,這次風雲際會,創下 5.3 億元票房,從此我們知道了兩件事,一是原來國片可以到好幾億票房,二是原來拍一部電影最起碼要花上6000萬上下或更高,才是基本對觀眾有誠意,才有基本的品質,能得到大眾票房,從此迎來了許多破億國片,《艋舺》預算 7000 萬,票房 3 億,《總鋪師》預算 7000 萬,票房 3 億,《看見台灣》預算 9000 萬,票房 2 億,連身為賀歲片的《雞排英雄》也要花上 6000 萬,票房 1.4 億,以及《大尾鱸鰻》預算 8000 萬,票房 4.3 億。唯一的例外是《陣頭》預算較低 4000 萬,票房 3 億。
台灣的出版市場現在可說就在那個國片的「前海角七號」時代,書越賣越少,走進誠品、金石堂,文具精品的賣場面積比書還多,跟以前國片電影廳被排擠到最小廳的情況也差不多,但如果抱著越做越小的心態,5000 本再往下退,還能退到哪去呢? 2000 本就算暢銷書? 這數字不可能維持出版業的經營,國片的經驗告訴我們,在市場的谷底,越作越退縮只有死路一條,要改變現況,反而更要勇敢的投資才行。
其實,各大出版社的資本,遠比當初的魏德聖導演多上太多.......以時報文化來說,2014 年第 4 季末現金餘額為 5693 萬,剛好夠拍一整部海角七號,還不用像魏導一樣到處找錢.......而做大一本書或一系列書,就算大砸廣告費,也比做好一部電影所需的成本少得太多,整個出版界卻沒有跳出一個出版界的魏導,老出版人苦笑著說 5000 本就是暢銷書,說都是因為大家不看書了,努力也沒用......
......真的嗎? 以前大家不看國片的程度遠遠大於現在不看書的程度,但國片都可以復興了,出版界至少一二線大出板社都還做得起周杰倫,做得起魏德聖,說要回到 1 萬本是抬不起頭來的年代,或許托大了些,但是說往後就進入 5000 本就是暢銷書的年代,連 1 萬本都是過去的神話,那也太沒志氣了點。
期待下次看到記者訪問出版界高層,他們說的會是「要投下更多資本,培養更多好作者,善用資深專業編輯,做更多好書,研究更有效的行銷方式,找回讀者閱讀風氣」,不再是抱怨「台灣人現在都不買書,閱讀風氣不好,影響銷售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