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承蒙出版社邀約,這系列文章本來只是寥寥數千網言,經一年半補充、考證後,寫成了17萬字,請參閱新書《橡皮推翻了滿清》,秀威資訊出版)

 

 

滿清的滅亡,台灣的課本總說是「腐敗」,或是說孫文一直革命就把它弄倒了,其實滿清的滅亡是一個「大歷史」事件,可不是那麼膚淺的原因造成的,更與孫文失敗的革命沒有關係,這話怎麼說?


要了解滿清滅亡的原因,要從清朝過人的「盛世」期間開始說起。


按照歷史學大師黃仁宇的歸納,每個王朝前期的「盛世」,就是因為朝代創立期的戰亂屠殺,以及戰亂導致的流離失所、疾病的因素,「殺很大」,造成人口大量減少,於是在朝代建立之後,有了一段因為人口相對於土地較少,所以人人有田種的時期(相對的,歐洲黑死病完也是人人過很爽),這就是「盛世」。


很不幸的是古中國人繁殖很快,尤其是在「盛世」中人人過的很好的時期,每個人都生很多小孩,而且都養得活,所以不用幾代,就會繁殖到把可耕地塞滿,因而開始開墾邊緣農地,造成環境破壞,水土保持崩潰,於是產生水災、旱災,旱災又會誕生蝗災,而人吃不飽免疫力就會下降,於是產生瘟疫,而吃不飽、沒地、沒工作的人為了生存,就會落草為寇,或起來造反,於是王朝陷入各種天災人禍,最後政府崩潰、天下大亂,再度「殺很大」,如此循環不息。


上述的過程可以稱之為所謂的「傳統王朝週期」,古中國的多數王朝都符合這個定律,也不只中國,如馬雅文明的崩潰也是同樣的過程。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看出王朝興衰的真正原因,跟傳統帝王史觀完全不同,一個王朝的傾頹,往往與皇帝「賢明」與否沒什麼關係,因為古中國一直處於黃仁宇所謂的「間架式結構」,簡單的說就是「天高皇帝遠」,古中國(一直到清朝都是)缺乏現代行政體系,而是用一種幾乎哲學式的結構在控制整個帝國,皇帝的任何施政很難貫徹到基層,不管中央幹什麼,對基層影響都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麼大。


清朝自然也無法避免走上週期興衰的鐵律,但清的「盛世」期間特長,是什麼原因呢?這主要是是受益於明末一些高產作物的引進,這個地球上能養活最多人的作物有三種,一種是稻米,古中國原本就有了,但是只有華中、華南才適合種植,另外兩種是玉米與馬鈴薯,玉米原產於南美洲,它的高產特性讓印加文明的人閒到沒事做(不用勞動很多就能餵飽很多人),所以有很多多餘的人力去蓋建築物群,並以人獻祭;馬鈴薯也一樣原產於美洲,後來引進歐洲後養活了無數的歐洲人,它讓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能夠東征西討,也曾因為它患了病就使愛爾蘭人陷入絕境。


這兩種高產作物在明末左右引進古中國,可想而知,同樣的土地,可以承受的人口上限增加了,就會花更多時間才繁殖到人口過剩,所以清朝就擁有了中國有史以來最長的「盛世」,這是因為農業上的革命,不是因為滿清的皇帝有多賢明。


但繁殖越久,人口爆炸的問題也更嚴重,到了乾隆時期,人口就已經膨脹到緊張的狀態,社會上發生很多「叫魂」事件,所謂「叫魂」就是許多人認為和尚或尼姑或是石匠等手工業者,會作法把小孩的靈魂吸走,一但懷疑誰「叫魂」,鄉民就會憤怒的把被懷疑的人打死,這些案件當然都是冤屈,實際上根本沒有「叫魂」這種事,但這個普遍的社會現象,說明了人口過剩的事實──和尚這種多餘人口被仇視,就是因為大家已經開始吃不飽,所以社會關係緊張, 跟歐洲歷史上只要經濟出了什麼問題往往會開始屠個猶太人或殺殺吉普賽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於是到了嘉慶年間,農民起義就四處爆發,白蓮教、天理教等,都是因為人多於地而生出來的,跟他們的前輩五斗米教、黃巾教,後輩太平天國、捻等等相同,這些起義產生的原因,並非「政治腐敗」──政治一直都很無能,不特別清廉也不特別腐敗──而是「人口溢出」。


大體上,如果按照傳統規律,滿清大概在道光咸豐年間就因為民變滅亡,但除了高產作物,清末還有一個特殊因素讓它與先前的王朝通通不同,這個因素既同時幫了滿清也害了滿清,那就是國際關係。


在鴉片戰爭之前,對外貿易限於廣州一口,使得珠江流域地區因貿易的直間接利益而能夠承受多餘的人口,很不幸的,在鴉片戰爭後「五口通商」,把廣州的貿易利益分了4/5掉,其他四口當然爽到,珠江流域地區則馬上陷入人口過剩,於是太平天國爆發。


太平天國發生在廣西不是偶然的,廣西是珠江流域上游,是對珠江流域經濟起落最敏感的地區。太平天國起事前,廣西地區就已經是多族群大亂鬥的地區,因各族群都人口過剩,整天在起衝突,官府應接不暇,不管是客家人、非客家人、苗族等民族,地方團練也好,土匪也好(經常團練在農閒時也會兼差當土匪,跟華北所謂「捻」的狀況一樣)、會黨也好,總之錯綜複雜整天有人在互相亂鬥,對官府來說,拜上帝會不過就是這一群亂烘烘的傢伙之一,讓他們互相牽制即可,誰知道這群傢伙特別神經病,覺得這樣就是被打壓......


要注意的是,太平天國的同時發生英法聯軍,這是很重要的一個事件──我們的歷史課本竟把太平天國與英法聯軍分在兩個不同段落,使很多人都沒有理解到這兩件事同時發生的歷史關鍵。


第二次英法聯軍打到北京,焚圓明園,咸豐「北狩」,這時候清的華中被太平天國橫斷,首都也丟了,整個就是要亡國,不過老外跟民變不同,沒有想要「推翻滿清」,而是只想簽簽條約的有限戰爭,這個特性救了滿清,條約簽訂後,為了怕「債務人」掛掉白簽約,所以老外反而站向滿清這邊.....即滿清所謂「借師助剿」。


在滿清「官軍」有了較優勢的西方火器武裝下,不但太平天國吃癟,連之後的民變通通沒搞頭,因為火力壓倒人力,這個重要轉折,從此改變了中國王朝的週期定律,因為從此之後民變已經不可能打倒政府,包括後來的義和團竟然是「扶清滅洋」為口號,也就不足為奇了──人口過剩造成的民變不以造反為目的,在中國歷史上這是空前絕後的唯一一遭,根本上的原因也是因為義和拳很明白自己不可能打贏正規軍,所以只好在政府默許下,只敢找手無寸鐵的洋人與教民的麻煩。


而孫文所發起的歷次「革命」通通不可能成功,也是因為火器戰爭在後勤上的要求高,不是遊擊組織或恐怖組織可負擔得起的。於是,在此之後,要在軍事上「推翻滿清」只有唯一選項 : 正規軍倒戈。


辛亥年間,其實發生了三次「革命」,第一次即孫文的最後一次革命「黃花崗之役」,率兩三百人對督署發動自殺式攻擊(這可以稱為是標準的恐怖襲擊行動),結果完全失敗,孫文後來自己在《黃花崗烈士事略序》中吹噓此役有多重要,其實事實跟他所寫的完全相反,在「黃花崗之役」之後,孫文在財力、軍力,以及革命界的影響力都破產,只能避居國外,在先前他發行很多「革命股票」募資,現在到處被人追討,主要募款來源海外華埠,馮自由承認已是「強弩之末」,沒人肯捐錢了,可說孫文的革命事業已經到此為止,完全完蛋了。


孫文的失敗,使得華中的共進會與文學社更加確信自己的路線是正確的,孫文一直堅持在華南革命,在「黃花崗之役」以後,所有人並不像孫文寫的「全國久蜇之人心,乃大興奮」,實際的情況是全國都因此知道華南革命完全不可行,孫文革命只會失敗,因此可說是「乃大沮喪」。但另一方面,原本就跟孫文路線不同的共進會與文學社,則認為既然華南必敗,應在華中試試看。


很不幸的,共進會與文學社所計畫的武昌起義,因為孫武把炸彈搞爆了而提早曝光,因而流產,這次流產的武昌起義就是辛亥年的第二次「革命」,也是毫無作用。而孫文對此次流產革命,不但不是主導者,也別說參與計畫,他根本上就完全不知情。


那辛亥武昌起義又是怎麼成的?最後成功的辛亥武昌起義,是因為新軍兵變而意外爆發的,建立的湖北軍政府,國旗是「鐵血十八星旗」,根本不是「青天白日滿地紅」,後來清帝退位成立的中華民國,國旗是「五色旗」,所以現在的中華民國要硬把武昌起義算成是自己的生日,是很牽強的。這整個過程,可說是一團爛帳,日後在專文來說,總之,辛亥武昌起義不屬於孫文,也不屬於革命黨,「純屬意外」,這次兵變根本不是任何革命黨人所計畫出來的,當然也與孫文無關,於是他在美國窮途末路的時候聽到號外說中國革命成功了,這一個驚嚇可不得了。


而這個意外的發生原因,可分為四大方面,接下來一一詳述。




回到太平天國,在太平天國戰爭中,由於滿清實質上已經失去對地方的控制權──整個國土都被橫斷──所以清廷乾脆權宜之計,將軍事與財稅權下放地方自籌軍餉,造成湘軍、淮軍的興起,也因此最後平定了太平天國。


然而,此舉可說是飲鴆止渴,雖然打倒了太平天國,但也造成從此地方實質上變成「聯省自治」的情況,此一態勢一直持續,發展到後來的庚子年間的「東南互保」、辛亥年的各省獨立,民國成立後的軍閥割據、到蔣介石北伐後的蔣桂戰爭、中原大戰,甚至到中原大戰之後也仍然如此,這部分日後有時間專文論之,一直到國共內戰結束,蔣介石離開中國到台灣建立了「中華民國在台灣」,中共以黨統合全中國為止,才結束了這個中國的大分裂時代。


也就是說,滿清雖未亡於1860,但已經變成是以「僵屍」狀態存在,滿清滅亡的基本基礎,在此時已經建立,即地方實質分裂,只以中央強人的政治手段羈靡一旦中央沒有搞好平衡,馬上就會崩潰。




在此之後,慈禧搞自強運動,卻在甲午戰爭中敗北,甲午之敗導致滿清失去「天命」,滿清的統治正當性動搖,包括孫文等人都是在甲午戰敗後才開始反清。




甲午之敗的第二個影響是新軍的興辦,從袁世凱小棧練兵開始,新軍的規模逐漸擴大,新軍招收了大量留學生「知識份子」任軍官,結果成為革命思想的大本營,武昌起義前,新軍不論有沒有實質加入革命組織,大概有1/3有革命傾向,講難聽一點就是練新軍的結果是搞出一大票「武裝憤青」,這是炸掉滿清結構的「炸彈」。




接下來是庚子後新政,即所謂立憲改革,由於歷史課本的誤導,很多人都不曉得八國聯軍之後,慈禧主導了大規模的改革計畫,其深度及廣度都遠超過光緒的「百日維新」,而且光緒的維新根本上並沒有可執行性,庚子後新政則是有許多項目有切實的落實,這部分講起來就又是一大篇了,有空再專文論之。


立憲改革中,影響最主要的是廢科舉、興辦新學,以及留學生計畫,其中廢科舉的上奏是張之洞與袁世凱等人共同聯名,但是張之洞的作用比較是當個背書用的大老,因為張之洞自己是探花,他說要廢科舉大家比較不會打槍,(袁世凱是貢生)實際上廢科舉興新學的執行者還是袁世凱,因為袁世凱在庚子後掌直隸(河北省及天津),辛丑條約中規定發生義和團的地區不得科舉,因此袁世凱在直隸就有了「廢科舉」興新學的經驗。


廢科舉的影響是封殺了傳統士紳的官路,興新學則直接引進西方思想,擴大留學更是等於製造革命黨。


有說法認為孫文在日本的宣傳對留學生反清有功,這個說法我是持反對態度的,因為留學生一到外國馬上就會受到文化衝擊而偏向改革或革命,根本不需要孫文去宣傳,就算是有受到宣傳,當時在鼓吹改革或革命的人多如牛毛,孫文只是其中之一,就譬如說國學大師章太炎亦主張革命,難道他是受到孫文宣傳? 這種說法絕對是不通的。


然而,立憲改革最重要的部分,即「立憲」卻被擱置,這讓士紳透過新式民主管道參政的權力受到影響,於是累積了有影響力的士紳在政治上的不滿。


另外,庚子後新政的重點之一是興建鐵路,當時採與民股合資的方式進行,當慈禧死後,接任的滿清統治集團想要在經濟上榨取利益,就引爆了最後的引信,是所謂「殺父之仇易忘,奪財之恨難消」也,這是經濟上的引爆點,也是最後的主因。


榨取政策的其中之一,就是聽從盛宣懷的建議,要收回鐵路路權,此舉造成投資鐵路的士紳權益受損,因而在四川,由士紳領導與資助下,發生了「保路運動」,清廷因此調度湖北軍力要到四川,造成湖北空虛,是武昌兵變能夠成功的重要原因,而武昌兵變以後,各省為何連鎖響應,亦是士紳階級的支持所造成的。


當時革命黨人的社會地位多半相當低,對軍隊與社會都缺乏號召力,許多革命「烈士」的表現有如跳樑小丑,這些糗事都有許多史料記載,但我們的課本刻意忽略的,以後再專文論之,總之,這是武昌起義之所以要強迫根本不是革命黨人也不支持革命的黎元洪為首的原因,就是因為黎元洪才有號召力。






到此,滿清滅亡的主要原因可歸納為四大主因:


政治上 : 地方實質分裂──太平天國的影響,負責人:洪秀全
心理上 : 失去「天命」──甲午戰爭之敗,負責人:翁同龢
軍事上 : 練新軍及擴大武裝新軍,負責人:慈禧、張之洞、袁世凱一眾人等
經濟上 : 收回路權等榨取經濟政策的失策,負責人:載灃、盛宣懷等人






四大主因中沒有一個是跟孫文有關的,大體上孫文在兩廣鬧事,對滿清來說就像香港腳,上述的四大原因對滿清來說是多重器官衰竭,當我們看到一個病人心肌梗塞又同時中風又肺栓塞,還有嚴重的肝硬化結果死掉的時候,他有沒有得香港腳,我想根本不重要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蘭可 的頭像
    普蘭可

    明騎西行記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