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回星際爭霸戰整部戲「重開機」,把過去的「正史」全都改寫了,不過劇組也很有心的將過去電影的元素打散重整加入新電影中,其中大部分來自於舊電影系列的第二部「星艦迷航記II:星戰大怒吼」(Star Trek II: The Wrath of Khan),或叫「可汗大怒吼」……
……為什麼主要來自舊的第二部,因為舊的第一部,拍得太哲學了,看到最後觀眾覺得是「裝孝維」,莫名其妙到想翻桌,當年不論票房或評價都不佳,不過隨著時間過去,開始有人欣賞其中的哲理……
不過如果你現在回去看當年的「可汗大怒吼」,恐怕也會覺得難以消受,別說特效的落差,連人物講話都慢吞吞的,很多場景很像在演話劇,這是因為那已經是1982年的電影,加上當年因為第一部票房失利,不得不採用「扣死當」的辦法來拍片,預算才1120萬美元,處處節省成本下來就成了這副德行了。
但「可汗大怒吼」在劇情設計上的成就,讓它當年廣受歡迎,上一部一開始的「小林丸號測試」,以及可控制人腦的寄生蟲,都是來自「可汗大怒吼」,到了這一集,引用的元素更多了,包括可汗本人也終於登場。
可汗可說是這集貫串劇情的中心,除了一開始庫克和史巴克拯救原住民的小插曲之外,所有事件全是他一手惹出來的,而由於立場,他隨著劇情先敵後友,又先友後敵,亦敵亦友的轉變,也成為本部電影劇情張力的主要來源。
而上一集中強調的庫克感性衝動,史巴克理性到讓人又愛又恨的主軸,這集也延續下來,更加入了可汗既冷血又有情義、理性又有暴力因子的複雜個性為對比。其中也不乏以此衍生的許多笑料,如一開始庫克想去救史巴克,於是問醫官,如果是史巴克會怎麼做,結果醫官說如果是史巴克,一定會放給他死……
在劇中,庫克一度把指揮權交給史巴克,因為庫克充滿情義卻常腦袋發熱到無法做出正確判斷,他自認為適合當前線衝鋒的攻堅人員,他坦承當義憤填膺時,常根本不知道要幹嘛,史巴克的理性雖然有時讓人很難消受,但是卻往往才是能做出最正確選擇,而能領導全艦的那個人。
最後,劇組也把可汗這個角色的設計做為人性的探討,可汗以個人特質來說,的確處處超過人類,不僅戰鬥與身體恢復能力上超人一等,他既可以很冷靜沉著的實行計畫,達成目標,冷血無比的同時,但又擁有一定程度的紳士風度與榮譽概念,更對同伴充滿情義,但他自視超人一等的優越感,讓他成為人類最大的威脅,因而非被冷凍不可。
劇中把可汗當作是我們報復心的代表,當同胞受到傷害時,人類會變得憤怒無比,冷血而殘酷,就像可汗,最後庫克在演講中說,在這種時候,我們會召喚出人性的黑暗面,指得就是可汗,但是我們最後還是必須認清我們自己是誰,找回我們原本慷慨、善良的本性。
這些話彷彿是要說給波士頓爆炸案後的美國人聽的,但是對台灣目前面對的事件來說,也頗為適用。
而可汗的背景故事也值得思考,可汗與他的同伴強大無比,曾經統治大部分的地球,威脅全人類,但他們有得到尊敬嗎?結果是人人得而誅之,連本來說不可干預時空發展的老史巴克,都說可汗是「最大的威脅」非除去不可。人類面對威脅,絕不會心服口服,只會想把威脅的來源消滅,想靠武力威脅屈服別人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就算是以可汗之強,也只能落得冰在冷凍艙的下場。
可汗的悲劇,可說再度印證《北風與太陽》的道理。
故事性:80
娛樂性:95
啟發性:89
聲音及影像表現:95
總評(非平均):9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