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一開始就有美女全裸,點出了這是一部「很大人」的片子。
原本我以為主角會是年輕到老,沒想到是從年老開始演起再以倒述的方式描述過去。飾演成年主角的雷夫范恩斯,也是「紅龍」與「佛地魔」,但在本片中演一個好人,那邪惡駭人的氣息沒了,深沉嚴肅則還是存在,將角色扮演得極為真實,除了他不是德國人以外,可說是演出這部戲的完美人選了。
凱特溫絲蕾在本片中的演技更勝「真愛旅程」(說到這,打岔一下,我在想以後該不會凱特演的戲都會叫「X愛XX」吧XD),但是片中有個缺憾,就是化妝技術遜於「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也未動用特效,使得老年時代的漢娜,遠不如「班」片之中,病床上凱特布蘭琪的老年黛西來得有說服力,凱特的大眼睛還是太炯炯有神了點。
而最後漢娜爬上書本時,凱特溫絲蕾年輕的腳更是幾乎沒被化老,其實這一段並未拍到臉和身體,大可請真正的老人為替身來拍攝才是,只能說劇組對這方面比較不重視吧,但是這點小瑕疵不影響整部片子就是。
漢娜一開始幫助「孩子」只是出於年長者的好心,不料當「孩子」回來道謝,陰錯陽差的偷看她換衣服(還特別盯著下頭瞧...)被她發現,激起了心中情欲,當然,對性好奇的「孩子」本來也有那個意思,兩人就乾柴烈火一拍即合了。這成了本片中的第一個道德議題,漢娜這樣「勾引」小孩子是對的嗎?
我認為兩情相悅無所謂對與不對,但是「孩子」後來在猶太生還者處說:「她對別人做過更過份的事」暗示他認為漢娜當初與他交往是不道德的,是對不起他的,是殘害了他的,不應該那麼做的。說得好像是他自己並沒有「勾引」漢娜似的。
這是「孩子」不夠成熟之處,也是全片悲劇的來源。我對他這樣的態度抱持可了解但不能理解的態度,是沒錯,年輕時被那樣拋棄會受到很大打擊,但長不大揮不去陰影,就不是對方的錯,而是自己要檢討了,或許我立場總有點偏向女性,所以覺得男生要檢討,但是我認為,20歲以前的人生或許可以怪罪父母或身邊的大人,但20歲以後如何就都是自己的責任,沒有什麼「年輕時的創傷導致我怎樣」的藉口,誰年輕時不會受創傷,選擇要不要成長的是自己,不是別人的責任。
相同的,「孩子」日後因為與家人疏離導致離婚,讓女兒傷心了一輩子以為父親不大搭理她是她的錯(真是貼心的好女兒,而且從小就被迫超齡成熟,這叫「歹竹出好筍」嗎?XD),也是出於他這樣不成熟的個性所致,我認為實在不能怪到漢娜身上。
但是當故事進行到一半,就出現了第二個,也是最重要的道德問題:職業道德與普世道德孰重?
漢娜為SS工作擔任守衛,因職責所在,對猶太人不予援救,因此受法庭審判,漢娜認為自己沒有錯,因為她的職責是不讓人逃跑(而非保住他們的性命,因為他們最後都會死,保住他們的性命一兩天根本沒有意義),但是普世價值認為不可見死不救。
這個問題在現代的我們也很常見,譬如說,健保規定很多狀況不予給付,在法律上不可濫用健保,但身為醫生的天職是照顧病人,所以,鑽漏洞多開了藥,這樣是否違法?更尖銳一點的說,身為醫院員工,必須多衝點業績,所以多開藥坑健保,是否不道德?
再談到別的職業,如許多業務員,職責就是要把產品推出去,但是對方可能根本不需要,或是該產品可能有潛在問題,是否不道德?
漢娜的困境,其實離我們並沒有那麼遙遠的。職業道德與普世道德衝突的狀況相當常見,也難以避免,當個好員工對股東負責,跟當個好人對消費者負責,孰是孰非?
漢娜身為一板一眼的德國人,認為做什麼就要像什麼,接受的工作就要做好,這是她的道德觀,因此她選擇做她認為是對的事,她問法官:「不然你會怎麼做?」「是不是我一開始就不應該接受這個工作?」
漢娜問得一點沒錯,正確答案其實的確是:她一開始就不應該接受這個工作。而審判她們的整個過程,也是相當可笑的,如法律系同學說的,全德國有成千上萬為SS工作的人,找她們麻煩很沒意義,只是在當代罪羔羊而已。
但是她已經接受了這份工作,而且是因為不得已的原因接受。這又引出了劇中第三個道德問題:正義與個人的心願孰重?
漢娜之堅持不讓人知道自己不識字,對我而言也是可了解但不可理解,不識字,學就是了,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漢娜就是寧死也要逃避,我想她跟「孩子」其實是有共同點所以才互相吸引,就是兩人都具有一小塊相當不成熟,只會逃避的一面。
「孩子」在老師的建議下,本想去和漢娜談談,但他半途而廢了,是因為他無法面對漢娜,或是不知該如何開口呢?若漢娜知道「孩子」已經知道她不識字,那搞不好打擊更大,在這種狀況下,避不見面或許才是對兩人最好的。漢娜在不識字以外的其他方面都表現很成熟,「孩子」也是,在幼稚的那一面以外,對人的體察也很深刻。
當他最後一刻臨陣脫逃,他已經決定,個人的心願是比正義來得重要的。
或許出於補償的心態,他開始寄朗讀錄音帶給漢娜,最讓他驚訝的是,漢娜竟然因此辛苦學會識字,還回信給他,但是他再度不願面對而逃避,不論漢娜怎麼寫,他就是不回信,直到獄方通知他漢娜即將出獄,他才終於與她見上面。
此刻,身為法律人的他,縈繞在心中的,卻是第二個道德議題,當再見面時,他認為漢娜對自己的「罪行」毫無反省,說:「我不確定妳學到了什麼。」漢娜只能心中苦澀的回答:「我學會了識字。」
對漢娜來說,她並不認為自己殺人,也不認為殺人是對的,而是因為那些人「已經死了」(就算當天救了他們之後也是會被處死),所以沒什麼好考慮的,職責才是最重要的,她一直覺得自己是正確的,別人不理解她,但連「孩子」也不諒解她,那她是否真的是錯了,如此一來,只能一死了之了。
猶太生還者對他說:「從集中營什麼都學不到。」對照他之前說不知漢娜學到了什麼,是個很諷刺的對比,但是漢娜已死,說什麼都來不及了。
但最後,這部片卻不會讓人有沉重沮喪的感覺,而是「孩子」經歷了這一切之後,終於長大,對女兒敞開了心房。漢娜死了,「孩子」卻獲得救贖,一如「神秘河流」之中,死者冤死於河中,錯殺者卻拋去一切過起新生活,這或許有些殘酷,但是世界其實就是如此,逝者已矣,還活著的人日子要好好過下去。
為漢娜嘆息,也為「孩子」重獲新生而欣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