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討論串在談玩遊戲是否耽誤了人生,讓我想起這個很久以前就想寫的文章。
一直以來,我都是個重度Gamer──以一般人的角度看,如果以玩家的角度看那我還算輕度的──花在遊戲上的時間和金錢實在不少,不說別的,光去年底敗下「樂團英雄」加「DJ英雄」的花費就破萬啦XD,但我一直認為遊戲對我的幫助是相當大的,直接的方面,因為我的工作有部分是圖像創作,次世代的遊戲美術設計與運鏡方式極具參考價值,間接的方面,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一樣的經驗,就是如果一直持續工作效率反而會越來越差,這時開槍狂殺一陣回來,就可恢復正常效率,結果不但沒有「浪費時間」,反而是節省了時間。
除此之外,其實遊戲更讓我學到許多我認為極為重要的道理,其中有些如果沒有玩遊戲,我可能永遠不會體會。我覺得這些體會比直接間街的幫助都還重要,這篇文章想談的就是我從不同遊戲所得到的關鍵體會。
賽車遊戲:
賽車遊戲的初學者都會犯一個錯誤,就是一路猛把油門踩到底,因為新手覺得這樣感覺比較快,但是這樣一開,結果卻越來越慢,落後越來越多,到底是怎麼回事?等到有老手提點,才恍然大悟原來「踩煞車竟然會比較快」!
入彎前減到適當的速度,才能順利過彎,只踩著油門只會一直撞牆。但過彎是過了,新手這時往往覺得Drift跑法(即甩尾)比較快,原因是甩尾時車子感覺一直在快速移動,但怪了,越甩怎麼越落後咧?
原來「感覺自己一直在動」其實並沒有比較快,甩尾反而拖慢了動能,並且讓車子跑了比較長的距離,自然會比別人慢,甩尾只是酷,Grip跑法(就是一路都不失去抓地力,煞車較早較緩且煞到較慢的跑法)才是最快的。
雖然我現在賽車遊戲還是開得「瞇瞇耄耄」,但是轉念一想,這個真理應用在工作(或任何事)上不也一樣嗎?事實上適當的踩煞車才反而能最快完成工作,那種以為強調熱血狂拼就能贏的人,其實都一直像賽車遊戲新手一樣,不斷撞車,或一直瞎忙,以為自己一直在動,卻其實更慢,白白搞壞自己與夥伴的身體。
當賽車遊戲開到高段後,過彎不僅是煞車的控制,油門的控制也是決定車子動向優不優的精髓,油門不是隨時都踩到底,而是適時的收放,工作的道理也是完全一樣!
射擊遊戲:
射擊遊戲的第一點,只要稍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槍要點放比較有威力,猛按扳機把一排子彈倒出去,只是浪費彈藥,啥都打不到,這點跟賽車有異曲同工之妙,就不再贅述。
射擊遊戲給我最大的啟發在於戰術性,同一個陣地,同樣的敵人數量與配置,如果照直覺亂衝時,簡直死不完,但是如果先觀察清楚,稍微思考如何進攻敵方陣地的路線以各個擊破,同一個場景卻可以變得異常輕鬆,甚至把難度調到最高也像家常便飯般隨便就過。
最妙的是,其實經常進攻方式不是只有唯一最佳解,不同的路線有不同的策略,應用不同的武器有不同的做法,使用不同的戰術,打同一個場景竟然整個體驗會大有不同。
做事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做任何事之前,先想清楚,設計出一套流程,逐個擊破,可事半功倍,而可行的辦法不是只有一種標準答案,只要有空閒,隨時可以想「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或是明明是同一件事,原本無聊辛苦,只是換個方式或流程,竟然可以變成有趣輕鬆,這都是我親身經歷過的事。
音樂遊戲:
音樂遊戲可說最無腦了吧?只不過是照著節拍音符按按鈕?其實音樂遊戲的啟發也非常重要,而且我認為要不是親自打過,很難這麼鮮明的體會。
音樂遊戲有節拍性,因此,當一彈錯,慌了手腳,節拍錯掉,往往就是一排全錯,甚至一下子就錯到被噓下台,這時要做的,不是急著馬上想彈中下一拍,而是先放掉幾拍,把節奏感抓回來後重新開始。
企業史上,經常有一步錯導致接下來每步錯,最後全盤皆錯不可收拾的例子,原因就在於犯了第一個錯誤後心慌,急著想做些什麼,導致越錯越大,不只企業,許多空難或重大意外也是這樣發生的。
在犯錯的時候要忍住忙著想做什麼的衝動,冷靜後讓一切回到軌道,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事,即使大企業執行長經常都不懂這個道理,但是,玩遊戲就可以徹底的學到被噓下台的慘痛教訓。在音樂遊戲被噓下台不過就是Restart,在真實人生被噓下台,再起可就困難了。
格鬥遊戲:
初學者往往亂按一氣,以為按越快出拳就越快,結果是被老手電假的,過一陣子就會發現,一直狂按只會增加空檔,是要抓間距,有節奏的出擊,觀察對方的動向再出手,這與其他類遊戲有異曲同工之妙,不贅述。
戰略遊戲:
戰略遊戲的要旨很簡單,其實說穿了就是資源點的分配,即時戰略也是一樣,其實就是分配時間這個重要資源,說起來,我們做每件工作最重要的不正是分配時間以及其他資源嗎?
有時,我們會集中力量在一點上,有時這樣做反而會造成災難,各種不同的狀況有不同的應對策略,不是同一招就可以走天下,窮兵黷武與內政派都各有其弱點,到底該平衡分配還是不對稱,巧妙各有不同,其實無法以一句話歸結,只有親自玩過無數場,才能體會其中奧妙。
任何事也不都是一樣嗎?好比一提到發展本土創作,有人會說講那麼多幹嘛,就全力先做出個東西來再說──相當於窮兵黷武派──有人會說火候不到亂做東西只是浪費時間與資源,要先專注發展能力與人脈──相當於內政派、種田派──兩方有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精通戰略遊戲的玩家才能微笑不語,明白其中真理何在。
角色扮演遊戲:
我還記得中學時最迷的一款RPG「吞食天地」,當時真的是打到沒日沒夜,為了一些很不友善的設定來回跑好遠啊...這款遊戲有個功能是可以把打敗的敵將納為己用,不過,敵將的能力值永遠是固定的,只有幾個主角才會升級。
很快的就會發現一件事,一開始覺得很好用的敵將,打了一陣子以後,就會顯得很遜而不得不拋棄,最後能一路跟到底的,只有會跟著一起升級的主要角色們。
當然,其他RPG中,也常有類似的現象,我還記得玩FF7一出Midgar碰到的那隻蛇,一開始真的是覺得超威超可怕,好不容易終於練到能凹贏的時候還開心的要命,可是,到後來真是弱到爆,簡直就是隨便都可以踩死,真是令人傷感啊XD
出了社會以後,如果你是個很積極上進的人,恐怕也會很快學到這個道理,以前的同學,有的是風雲人物,有的看起來很厲害,但是只有能一直成長的人,才會一直跟你同步走下去,但大多數人跟吞食天地的敵將一樣,到某個階段之後,大體上停留在相同的狀態,於是,以前是風雲人物的,十年後變得平凡無奇,這是常有的事。
創業者也經常性的碰到這樣的問題,要創業時找來了一群一時之選的朋友一起奮鬥,好不容易成功,隨著公司成長,原本強力的夥伴竟變成絆腳石,這是常發生的事,當看多了這樣的企業案例,你會不由得驚呼角色扮演遊戲其實某方面來說是人生模擬器啊!
你說,啊我沒要創業的話咧?其實選擇朋友,或選擇伴侶,道理不也相同嗎?要能與你一起成長的。這個道理,不需要過了十年感嘆以前好友現在差距好大竟無話可談,或婚姻亮紅燈才知道,打打RPG就明白了。
另一個RPG常讓人傷感的是,一開始角色窮的要命,拼了命的賺一點小錢也好,省著用,摳得像啥一樣,沒想到到後期,錢多到花不完,連能買的東西都根本沒那麼貴,累積了一拖拉庫錢不曉得要幹嘛,結果都亂花一氣,才後悔當初根本沒必要那麼拼命攢錢。
在人生中,如果有幸成為錢花不完的成功者──其實未必要成為首富才能這樣,譬如說很多退休老師的月退也穩穩的超過開支,或某些幸運的電子業員工有機會40歲就退休了──通常都已經中老年了,這時,你才突然發現,賺這麼多錢要幹嘛?根本沒意義。
這不是我胡謅的,因為巴菲特就發生了這種事,他一輩子愛賺錢,明明已經錢多到爆,有時連打電話多用幾分錢都不願意,摳到這種程度,到現在老了才發現錢對他一點用都沒有,因為巴菲特其實對物質需求還蠻淡泊的,這下他想想,這些錢拿來做慈善幫助別人吧!可是,他又不想把錢交給比他不擅長管錢的人來管理──問題來了,天底下哪有誰比巴菲特還會管錢啊?XD──最後,他只好決定把他的財產的大部分捐給世界首富(也是他的好友)比爾蓋茲夫妻倆管理的慈善基金會.....
巴菲特的善心值得稱道,但是如果是你的話,你想要到七老八十才發現錢對自己沒用,只能捐給朋友,早知道應該對自己好點嗎?XD
我不是巴菲特,不過我絕不想等我老了才發生這種事,那我會覺得超悲慘的,很幸運的,只要玩過RPG就知道這個道理了。
以上這些道理,都是玩遊戲很容易得到,但是在真實人生中很難體會、就算體會也往往已經太遲了的,這些道理之中,有些對某些人非常重要,有些對全部的人都很重要,誰說打遊戲沒好處的?
- Feb 23 Tue 2010 05:22
打遊戲可以學到什麼道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