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部分讀者對「最後一戰」可能很陌生,因此先簡介一下,這款遊戲是由微軟旗下的Bungie工作室所開發(後來Bungie在做完第三代之後脫離微軟獨立)的一款科幻射擊遊戲,特色是除了遊戲性本身以外也相當重視劇情,「最後一戰」第一代在微軟的初代Xbox上發行,Sony的PS2已經獨霸整個市場,Xbox原本毫無機會,卻因為「最後一戰」在美國大受歡迎,保住了一線生機,而「最後一戰」系列更成為美國的國民遊戲。


(在美國遊戲媒體製作的諷刺影片中,任天堂GC,Sony PS2,微軟Xbox決鬥,任天堂有馬利歐兄弟和林克左右護法,Sony則有FF系列與潛龍諜影的主角群隨侍,微軟只有「最後一戰」的士官長孤軍奮戰,雖然這是搞笑,但也相當程度反應了實際情況。)


「最後一戰」有個很特別之處,那就是玩家從頭到尾都不會看到主角的臉,在大部分場景中他都戴著頭盔,而在頭盔脫下的時候,會用第一人稱視點,而主角雖然是以一敵千的超級戰士,但是他的官階並不高,只是士官長,連軍官都不是,或許可以這麼說,主角是個「無名英雄」。


在一到三代的故事中,主角經常在沒有人知道的地方,為了全人類孤軍奮戰,而到了最新的一代「最後一戰:瑞曲之戰」(主角與前三代不同人)之中,故事的最後,瑞曲星即將淪陷,唯一僅存的軍艦即將起飛,艦長要主角登艦,但主角卻抗命,拒絕登艦,因為必須有個人操作地面上的防空火砲掩護軍艦起飛,主角說「我拒絕」的時候,彷彿根本不考慮留下來就只有死路一條,再自然不過似的,最後,當他掩護完軍艦起飛後,被敵人重重包圍,此時他所有的戰友早已陣亡,孤獨的戰至彈盡援絕,迎向必然的結局,在無人知曉的地方陣亡。


美國的英雄,沒有名字,沒有臉孔,沒有人傳頌他們的英雄事蹟,但是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做自己該做的事,義無反顧的犧牲生命,這是「最後一戰」所傳達出的訊息。這樣的遊戲,在美國成為國民遊戲(全球其他地方也銷售不錯,但遠不及美國那麼熱),是否可以說,因為美國人認同這樣的精神?


你說,別傻了,那只是遊戲,玩完以後不會真的變英雄,或許,但是美國確實有很多無名英雄的行為,如2007年4月16日,一個23歲南韓裔青年持槍到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宿舍與教學大樓槍擊無辜學生,當兇手來到教學大樓時,遇上高齡76歲的猶太移民Liviu Librescu教授,他手無寸鐵又是個老人,但卻挺身而出,義無反顧的堵住教室的門,兇手馬上射穿門將他擊斃,但他也爭取到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們都順利跳窗逃生。


我們無從得知英勇無比的Liviu Librescu教授是怎麼下這樣的決定,是因為認為老師有保護學生的義務呢?或是像「最後一戰:瑞曲之戰」的英勇主角一樣,衡量到總得有一個人犧牲(擋住門),而他身為教室中最老的人,逃生率最低,所以不用考慮,就是他要留下來阻擋兇手?無論如何,他都是個了不起的英雄。


2001年的9月11日,也就是著名的911恐怖攻擊事件中,聯航93號班機本來在恐怖份子的計畫中設定要撞擊白宮或國會大廈,劫機者已經殺害正副機長及一名乘客,並威脅乘客說飛機上有炸彈,不過,當乘客透過手機知道其他飛機撞擊了世貿大樓與五角大廈時,他們向家人表示絕對會採取行動,並隨後發動衝鋒,終於使劫持聯航93號班機的恐怖份子改變飛行目標,在空地處墜毀,所有人全數罹難。


這些乘客明知不論如何都必死無疑,不管做什麼事都和自己沒有關係,卻還是為了保護其他人不受恐怖攻擊,而在其他人都無法得知發生什麼事的飛機上英勇奮戰,而這些人不是什麼超級戰士,也不是受過訓練的軍警人員,只是一般的平凡人而已。


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自由大道」中的主角,哈維‧米爾克,也只是個平凡人,雖然日後他成為同性戀人權運動的領袖,但是他本來只是個平凡又懦弱的普通人,因為不敢出櫃害前後有三個伴侶自殺,人生到四十歲都還一事無成,他並不是天生就是英雄,可是他卻挺身而出,向美國的傳統觀念與宗教團體對抗,遭死亡威脅也毫不退縮,最後終於遭槍擊身亡。


在美國,人人都可以成為英雄,就算沒當成英雄,也經常當得上反英雄。


1984年12月22日,一個紐約人科耶茲(Bernhard Goetz)搭乘地鐵,當時紐約是治安極度敗壞的年代,平均每天在地鐵發生38起犯罪,大眾卻束手無策,科耶茲先前曾被搶過,警察抓到嫌犯後卻不了了之,當天他一坐進車內,就有四名歹徒圍了上來,向他勒索,剛好他身上有帶著一把防身的左輪手槍,他認為這些罪犯的行為已經忍無可忍,於是起身,開了五槍擊倒四名歹徒,槍槍命中,但無人喪命。


事後,科耶茲被以防衛過當、殺人未遂等罪名起訴,但四名歹徒卻只被以微罪起訴,引起軒然大波,全美國聲援科耶茲,最後終於使他以無罪釋放,科耶茲防衛過當的行為稱不上英雄,甚至也不值得鼓勵,但是科耶茲事件終於激發了紐約向犯罪宣戰的決心,
紐約的治安於1990年停止惡化,並在90年代中明顯改善,到2006年,紐約已經成為美國治安最良好的地區之一,在全美210個10萬人以上大城市中,紐約的犯罪率排名第194。


在事發當年,科耶茲的生活並不是很順遂,事業不算成功,他的個性也是有些缺陷,從哪方面來看他都不是個英雄,而他的反擊,也並非著眼於什麼偉大的目標,充其量只是出一口氣,卻造成了巨大的改變。


一個國家中,任何一個平凡的,有缺點的普通人,都可以隨時成為英雄,那這個國家怎能不強呢?


美國人的英雄主義有時到了捨本逐末的地步,在漫畫改編的電影「特攻聯盟」中表現出來,尼可拉斯凱吉飾演的「大老霸」,在逞英雄失敗後,懊惱的說,他之所以當不上英雄,就是因為他的親人是病死的,而不是被壞人害死(蜘蛛人的親人被人殺死所以才憤而變成打擊犯罪的英雄),要是他的親人是被壞人害死的,他就能成為超級英雄了。


回到最初的話題,許多美國的無名英雄,就像「最後一戰:瑞曲之戰」之中的主角一樣,不考慮自身的利益,也不求死後的名聲,甚至也不需要別人的鼓勵,他們只是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的做自己該做的事,不管這件事是重要還是渺小,我想這可以說明「最後一戰」的故事之所以會讓人感動的原因,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的做自己該做的事就是英雄,就算不為人所知也無所謂,不像日本的故事往往是要有特別血統還是被什麼神特別選上或是被什麼神器認定,美國的英雄只要自己認定自己就好了。


我想,台灣也一樣需要這樣的精神、這樣的英雄,我們應該多歌頌在每個小領域裡默默耕耘的腳踏實地的無名英雄,而不該把焦點集中在經常亮相、製造熱門話題、口號,把光環攬在身上,卻沒有什麼實際作為的「言論家」身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蘭可 的頭像
    普蘭可

    明騎西行記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