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喜歡漢服運動的朋友近年來大概都碰到被牽扯進統獨爭議的問題,基本上這種爭執在我們歷史人的眼中很逗趣,因為:

0. 文化認同與國家認同並非絕對相關,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華盛頓

華盛頓是大英國文化主義者,他啥都要從英國訂,包括衣服,導致衣服都不合身,因為量好送尺寸渡海到英國做好再渡海送來,身材都走樣了,也在所不惜,他跟人打招呼絕不握手,只用英式鞠躬禮,就知道他的大英國文化主義有多麼病入膏肓,但眾所周知,他可是美國獨立戰爭領袖,在美國開國元勳中排名第一,有意見?XD

1. 不是中國說是它的就是它的

漢服既然叫漢服,理所當然應該是「漢文化」,現在這個叫中的國老想把漢文化獨佔(之前明明文化大革命想全部拋棄),很不幸的漢文化圈自古廣及整個東亞,其實文化遺產本來就是世人共享,不分國界,叫作中的國聲稱是它的,你就都聽信,以為真的是它的?當然不!叫中的國現在也聲稱南海是他的,你看各國鳥不鳥他?

2. 邏輯上「中華文化」一定 =/= 漢文化

啥咪,嚇一跳?這點從「華人」這名詞的創造過程,就可以很容易理解,任何有基本歷史知識的朋友都能自己想到,完全不需要什麼高深的歷史學問或什麼翻案文章。

我常提醒:大禹叫做禹,大是形容詞,如果有個老外以為大禹是叫做大,你一定把他笑死,同理,華夏是叫做夏,華是形容詞,就是光明榮耀美麗富貴,總之就是好棒棒的意思,華夏的意思是好棒的夏,現在中國人有很多認為自己是華夏後裔,所以叫華人?先不論是不是事實,就字面上討論,好棒的夏的人們的後代,應該叫夏人吧,結果叫做華人?不就87%跟以為大禹叫做大一樣可笑?

所以當然中間有發生了什麼奇怪的事。「華人」其實是到清末才因應新情況,勉強發明出來的新詞。

在此讓我先賣個關子,從「漢人」這個名詞的演變先講起。

「漢人」自古以來從來就不是一個血緣族群,所以說什麼漢人血統是蠻好笑的事。最初「漢人」就只是指漢帝國的子民,裡面包括一堆長相、血統、風俗、語言都完全不通,差異性恐怕比客家跟福佬之間大幾百倍,以現在標準你絕對不會算做同一民族的人們,基本上只是一個本國人的概念而已,相對於漢帝國以外的胡人。

我們知道西晉滅亡後「五胡」為首的外族入侵,漢帝國本來的人民死的死,逃的逃,其中有一大部分「衣冠南渡」到長江以南成立東晉,歷經本土與外來者的爭鬥。經過大戰亂大融合,不論南北,最後真正漢帝國子民的血統,恐怕所剩不多。不論如何,反正隋唐的震旦第二帝國系統建立之後,本國人的概念就改叫「唐人」了。

......所以不用吵李白是不是漢人,李白恐怕有漢帝國人民血脈的機率很低,但李白肯定是唐人......

到了遼的興起,因應征服了農耕地帶,採取雙軌制度,於是漢人的名詞再度抬頭,也重新定義,「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也就是相對於遼的本國契丹人,新征服的南方農耕地區叫做漢,該地區農耕人管叫漢人,遼才不管那些農耕人恐怕絕大部分都是漢帝國時代被算作胡人的人的後代,這根本不是民族名稱,是行政名稱。

到了金滅遼,沿用繼續把遼統治區的農耕人稱為「漢人」,那我們認為比較可能流有漢帝國人民後代血脈的原北宋人民咧,對不起他們叫做「南人」。

哎呀你說這名詞好熟悉啊,對,後來蒙古打爆所有人以後,原本金統治區的人管叫「漢人」,南宋人民管叫「南人」。

所以歷史上漢人的意思一再重新定義,都是行政劃分,最後一次,就是「滿漢大餐」由來的滿漢之分。

滿清入關以後,統治階層滿人,統治階層聯姻的次貴族階級蒙人,這些王公貴族以外,被統治的關內人,大體上管叫漢人,才不管本來可能是混了一堆漢帝國時候胡人血統還怎樣。

滿清長達兩百多年,所以我們所知的漢人,其實大多是受滿清時代的滿漢之分所形塑,老是要去追古代漢帝國人民其實意義不大,滿人漢人的行政區分運作到臣服的漢人們也都很習慣了。

但是到了清末,開始出現一個問題,話說漢朝時講本國人跟外國人,啊就胡漢之分,但是清朝的滿漢之分是對內的,漢人的範圍排除了滿人,到了清末,接觸到一堆世界各國外國人,需要一個包括滿人在內的稱呼,怎麼辦?

兩廣總督劉坤一最早開始發明新詞解決這個問題,把滿漢不分全部的人混在一起的稱呼,稱為「華」,所以劉坤一開始使用「華民」「華人」用以稱呼海外不分滿漢的清帝國移民,張之洞也接著使用,並發明出「華工」以替代舊金山作苦工的「苦力」。

這就是為何你會翻到很多辭典會說「華人」是「特指旅居海外」,因為有這個歷程。但從這個歷史過程,你就明白自古沒有「華人」,是清末因應接軌世界,才開始需要發明這個概念。

由此開始,後來才有了梁啟超等人提出中華民族概念,這個中華民族是「五族共和」的大混合腦袋壞掉名詞,所以當然「中華文化」不等於漢文化,因為「中華文化」 = 漢 滿 蒙 回 藏 五族加起來的文化,我真的不知道這是啥文化。

漢服其實是因應想要與受滿人影響的服飾元素(旗袍、馬褂)切割,所以才發明出的名詞與運動。從歷史事實我們知道「華人」的現代意義的發明邏輯是:

滿 + 漢 = 華

既然如此

漢(脫滿) 當然就 =/= 華

所以漢服運動也好,喜歡其他所有漢文化也好,不論是漢字,還是文學、藝術、工藝,通通都不用擔心「中華」的問題。

另一方面,也不要老是討厭儒學就說是「華」之類的,儒學在歷史上有很多不同階段,其中只有清末以降的新儒家有可能是「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蘭可 的頭像
    普蘭可

    明騎西行記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