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美國遊戲業的薪水都是多少嗎?《遊戲開發者》雜誌(Game Developer magazine)熱騰騰的2011年遊戲開發者薪水大調查出爐囉!...美國用什麼薪水在請人,台灣又用什麼薪水在請人,不勝欷噓啊!

程式設計師
平均年薪92,962美元,合2742400新台幣(月薪約22.8萬),較2010年成長7.6%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姚念慈法官於蘋果日報上針對楊憲宏先生的文章提出反論,我想楊憲宏先生把法官指為密醫固然有點「超過」,但姚法官的反駁,其實正坐實了許多醫界對法界的成見。

姚法官提出,他觀察到許多醫界人員認為「法官與檢察官都是站在病患、家屬那邊聯手對付醫事人員」,這種想法固然與事實不符,多數法官、檢察官並不仇醫,但少數法官的確有仇醫情結,這亦不可否認。

就美國研究統計顯示,絕大多數的醫療疏失沒有醫療糾紛,但絕大多數的醫療糾紛沒有醫療疏失,會上法庭的,大概全數都是因為病人對醫療過程不了解而「誤告」,以及因為某些原因而「誣告」。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1) 人氣()

先前「談「人球案」接手醫師遭判賠3341萬」一文引起很多迴響,有點出乎意料之外,也很高興有不同的意見互相交流。

讓我們先回到2005年同年發生的「人球案」,當時成為眾矢之的的總醫師,最後判刑的部分是他為了掩飾沒有親自去看小女孩(沒去看的原因請見前文)而偽造病歷的偽造文書部分,就業務過失致死罪的部分,總醫師與主治醫師都獲判無罪。

此案的承審法官雖然沒有受過醫學訓練,但是他邏輯相當清楚,小女孩之所以死亡,主要原因是父親毆傷她,至於醫療過程中轉院有沒有誤判或流程瑕疵,雖然可檢討,卻不是造成結果的主因。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6) 人氣()

加拿大政府宣前兩天宣佈,鑄造一分錢硬幣長達150年的歷史將在今年4月截止──或許不在4月1日宣布是因為怕被以為是愚人節笑話?──加拿大政府在今年秋天就會停止供應一分錢硬幣,並且開始從市面回收。

廢除的理由乍聽之下倒頗像愚人節笑話。

加拿大財政部長表示,廢除一分錢硬幣的原因之一,是省錢。加拿大一分錢硬幣以2.35克的鋼(94%鋼、1.5%鎳、4.5%銅)鑄成,由於金屬價格上漲,現在鑄造一個一分錢,要花1.5分錢的成本,也就是說越做越虧,2011年,加拿大鑄幣局造了6.6億個一分錢硬幣,加拿大財政部說,若把一分錢給廢了,日後光是鑄幣成本,每年可以節省1,100萬元。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5年,一位酗酒的父親酒後痛毆了自己4歲的小女兒,將她打到頭部重傷,顱內出血。這不是他第一次打女兒的頭部,因為他覺得「小孩太小,打手腳怕打斷」。

把時間往前倒轉一點,小女孩本來在父母離婚後,由打零工為生,且經常酗酒的父親扶養,這個父親酒後傷人只是時間的問題,從父母離婚的那一天起,就註定這個小女孩的命運了。

(更正公告:原文寫道法院將監護權判給父親,承蒙Indy Liu留言告知,雙方離婚時約定由父親扶養,非由法院判定,特此更正)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5) 人氣()

理性 不等於 對事情反應很平靜。

否則,晉惠帝最理性了。

沒有A,那為何不用B,邏輯上一點錯誤都沒有,完美的理性。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話說,在我兵役期間,服役單位有一座新的大禮堂,採用落地玻璃的設計,結果是一天到晚有士兵沒看到玻璃就一頭撞上,小則瘀青,大則撞破玻璃弄得頭破血流,於是每個月都要後送傷患不說,指揮部還要負擔玻璃的費用,終於有一天指揮官受不了了,下令:「玻璃不要擦太亮!」

這個月,同樣的事件也發生在美國,在長島有位83歲的老太太,因為沒看到蘋果專賣店的落地玻璃,一頭撞了上去,鼻子骨折,花了7萬5千美元的醫藥費──台灣人應該要心懷感激,在台灣發生同樣的事不但有健保,健保給付也遠低於美國──老太太一怒之下告蘋果,認為蘋果訴求高科技感與質感的店面設計帶來公共危險,要求100萬美元的賠償金。

其實,老太太並不是撞上蘋果店面玻璃的第一人,不過她是提告且要求這麼高賠償金的第一人,雖然官司勝負尚未可知,不過美國有過咖啡太燙求償勝訴的前例,所以老太太不見得一定會打輸官司。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又是一部美國YA小說改編電影,先說明我尚未看過原著,以下評論均以電影為準。

話說,當我看到預算是7800萬美元的時候不禁冷哼一聲:預算都花哪去啦!?

在批評之前先講優點部分好了,首先女主角Jennifer Lawrence,也就是「X戰警:第一戰」之中X教授的「乾妹妹」魔形女,算是全片最值得一看的部分,Jennifer Lawrence在飾演魔形女的時候就相當美麗動人,在「飢餓遊戲」裡也有許多蠻好看的鏡頭,她的身材也符合弓箭手應有的樣子(聽說原著裡女主角是白骨精? 那絕對射不出有威力的箭的),但是......還是魔形女比較好看,金髮比較適合她的臉形。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

台灣的電影譯名一向很「有創意」,經常把原來的英文原名改得亂七八糟,但是這一片卻不知為何要忠於原名,「強‧艾德格」是美國現代調查局之父胡佛(姓)的名字,說真的別說一般觀眾,連本來就知道胡佛的人,看到這片名也會愣一下,為何不叫「胡佛傳」就好呢?這樣可是會流失很多觀眾的啊!

「強‧艾德格」一片出自克林伊斯威特大導,影迷口中的「東木叔」(Eastwood = 東木),本片可說是他最高精華傑作之一,細膩的人性深層描寫,表面平淡卻內心澎湃的情感,人物的悲劇性格,這些東木叔最擅長的部分,在本片中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今昔對照的鏡頭語言更應用得爐火純青,喜歡他的風格的朋友絕不可錯過這一片;全片更相當於是一部現代科學辦案法的誕生史,喜歡CSI等題材的朋友必定會感興趣,與在此我要極度推荐這部了不起的電影。

不過,我也必須提醒,這部片並不適合所有人,全片相當沉重而且描述同性戀情節,如果喜歡的是娛樂片的朋友很可能會看到一半就離場,事實上我在看的時候就有不少人看到一半離場,或許是衝著李奧納多來看的吧。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最近「約翰」好像都喜歡譯為「強」,這部片也是,胡佛傳「強‧艾德格」也是,這樣「約翰走路」也要變成「強走路」了吧......廢話不多說。

今年以來好看的劇情片很多,但是到「強卡特戰記」才算是有了今年第一部爽快的動作片,只能說迪士尼不惜血本的砸錢,砸下來果然有成果,而起用PIXAR出身、參與過「瓦力」、「海底總動員」的導演Andrew Stanton,在特效戰爭場面時,運鏡也果然更為靈活,全片的動作場面可說暢快淋漓。

故事的敘事方式很有巧思,一開始強卡特寄出一封信──那個身後的跟蹤者是個天大的伏筆,到片末時就會明白整個劇情的環環相扣──但當收件的小男孩依言來到,卻得到強卡特的死訊,觀眾與他一樣一頭霧水,直到小男孩得到強卡特指名留給他看的日記,才是整個故事的真正起頭。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鯨奇之旅」的原始故事,發生在1988年,離現在已經是24年前,那時候我還是個小小孩,世界也與現在有很大不同,環保還不是主流思想,美蘇冷戰才剛開始融冰,而現在全球關心的是全球暖化使北極海融冰太快導致北極熊餓死,當年全球擔心的卻是「全球冷化」,北極海結冰太快導致三隻灰鯨受困。

故事發生的地點真的是「天涯海角」,打開地圖,巴羅角位於阿拉斯加最北邊的角落,所以一開始旁白的小男孩說自己是住在世界的角落,真是一點都不假。

而小男孩是因紐特人,也就是以前俗稱的「愛斯基摩人」,之所以會叫「愛斯基摩」,是因為早期西方人以北美印地安人對他們的稱呼來稱呼他們,後來才「正名」為「因紐特」,「因紐特」在因紐特語之中就是「人」的意思,這點就跟賽德克語中「賽德克‧巴萊」是「真正的人」的意思有異曲同工之妙。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部「夢露與我的浪漫週記」可說是瑪麗蓮夢露逝世50週年的紀念電影吧,改編自劇中主角日後的兩本回憶著作《遊龍戲鳳與我》(The Prince, the Showgirl, and Me: Six Months on the Set With Marilyn and Olivier)與《夢露與我的浪漫週記》(My Week with Marilyn),可說等於是真實故事改編,這樣的題材,應該很熱門才對,出乎意料的卻被放在小廳,同場觀眾也很少,真的是十分可惜,「夢露與我的浪漫週記」與「大藝術家」一樣,實在是這檔的必看之作啊!

或許呈現夢露這樣的明星,最好的辦法不是把她的一生拍成傳記式電影,而是截取其中的一小段詳細描繪,「夢露與我的浪漫週記」就達到了這樣的效果。以往,瑪麗蓮夢露對我來說,只是一個象徵,畢竟她不是我的年代的明星,雖然有她的相片,但是很難理解為何她會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表,畢竟長得漂亮的女星並不少。在「夢露與我的浪漫週記」中,透過密雪兒威廉斯的演技,讓夢露好像重新活了過來,又透過主角柯林的近距離觀察,恍然大悟,原來夢露是這樣的一個人,怪不得如此迷人,解答了所有的迷惑。

提到密雪兒威廉斯就不得不讚嘆,說起來,光是以照片比對,密雪兒威廉斯和瑪麗蓮夢露只能說差了十萬八千里,只論長相的話,密雪兒威廉斯被真夢露一比,只能說是村姑比公主,但是一動起來,一顰一笑,與「遊龍戲鳳」中比較,真是維妙維肖,而本來明明是村姑臉的密雪兒威廉斯,一演起夢露,竟真的綻放出耀眼的光采,讓劇中所有稱讚夢露吸引眾人目光的讚嘆詞,都實至名歸,實在佩服她的演技。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大藝術家」的片名是來自於片中,原為默片明星的主角,自己出資拍攝最後的默片,在報紙宣傳上自稱他自己「是藝術家,不是表演玩偶」而來。這部片,可說其實是透過戲劇化的故事,敘述了默片的興衰過程,再向默片時代致敬,不過「大藝術家」本身倒不能說是默片,在片子的中段,有一段主角的夢境中,一切都有了聲音,而在片尾最後,所有人都開口講話了,因此「大藝術家」只能說是應用了默片的手法,而不是完全的默片。

說起來,我還真的沒看過默片,從小就已經是有聲且彩色的時代。看默片倒不是全無聲響,旁邊會有樂隊隨著劇情演奏「背景音樂」片子一開始──比例還是4:3──就播出了默片時代觀眾看默片時,台下的樂隊指揮領導樂隊奏樂的情況,而片中既然沒有有聲對白,大部分時候用表情與情境讓觀眾自己理解角色大概在說什麼,關鍵的對白,則用「字卡」插入影片中,這也是默片的一大特色之一。

大約看了十分鐘左右,就會領會到為何這部片的製作團隊會想拍一部向默片致敬的電影,又因此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黑白默片在聲光效果上的確比不上有聲電影,但是特別的表演方式和「字卡」的使用,有特別的韻味,怪不得默片喜好者回味再三。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闇龍紀元二(Dragon Age 2)已經是去年上半年的遊戲了,到現在才寫心得實在有點晚XD......這塊遊戲有相當多的優點與缺點,讓人不吐不快,由於這塊遊戲從頭到尾講英語,且有大量的遊戲內特殊詞彙,許多朋友可能因為語言障礙沒辦法進入故事,所以也順便簡介一下。

闇龍紀元二的主角出身於佛瑞登(Ferelden),遇上了黑暗生物(Darkspawn)竄出而擴散到全世界的「大感染」(Blight),家園被毀滅,只好全家逃難到自由城邦地區(Free Marches)的城邦之一科克沃(Kirkwall)。

在一代中,與黑暗生物的戰鬥是故事的主軸,不過在二代裡頭,和牠們對上的次數並不多,因為在主角一家逃到科克沃以後,大感染就在一代的英雄手中結束了(有一代進度的話可以在遊戲開始時匯入一代的結局,會成為遊戲的背景),所以二代的故事並非拯救世界的可歌可泣大史詩,而是圍繞在主角與家人和同伴之間,那就從角色開始說起吧。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戰馬」的故事源於1982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戰馬》,描寫一匹軍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之中的故事,後來《戰馬》改編為舞台劇,最後又被史帝芬史匹伯看中,而改拍成了電影。作者Michael Morpurgo本來是位小學老師,專門創作為兒童文學,所以故事中也充滿了濃濃的童話故事味,譬如無數的小小奇蹟與心靈相通等等。

說起來這並不是我預期在電影中會看到的情節,畢竟宣傳上是說這部是史帝芬史匹伯繼「辛德勒的名單」與「搶救雷恩大兵」之後的「戰爭三部曲」第三部,原本以為電影會把原著比較童話的部分修改得比較真實一點,不過看來史帝芬史匹伯決定讓戰爭三部曲的第三部比較溫馨一點。

普蘭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